7月10日,岭南师范学院“朝阳行”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雷州市流沙村进行出海调研。
渔船从透着丝丝白光的海上归来,晃晃悠悠地向前,随后停住,渔民用力拉起巨大的渔网,装在网里的,是孕育南珠的珍珠贝。此时,除了船桨划动的声音,周围再也没有声响,大海、渔民、珍珠贝,构成了破晓前流沙村海边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渐渐地,海边的声音逐渐嘈杂起来,渔船上捞起来的装着珍珠贝的篓子一点点的增加,又一点点的减少;开贝场地的装着珍珠贝的篓也一点点的增加,又一点点的减少。开贝工人们流利地进行着“取——开——挑——切——扔”,形成一条流畅的流水线,他们彼此之间交谈着轻松愉快的话题,而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未被懈怠。一滴滴汗水从他们布满沟壑的脸上地下,落在珍珠贝上,如同春雨润物无声之势,滋养着粒粒珍珠。
开贝工人们手里“挑”和“切”出来的壳肉被集中到一个地方,接下来是孕育了三年的南沙珍珠“出生”的时刻——挤。就像人类的基因有好有坏一般,从黏连的壳肉中挤出来的珍珠也好坏不一,有的天生就明亮,有的天生就异色,也有的天生就异形,但它们都是独具特色的南海珍珠。形状圆润好看的珍珠,将被用来制成珠宝首饰;而形状没那么好看的珍珠也有“用武之地”,它们将被做成食用或药用的珍珠粉,有的则将成为“珠核”,再次进入珍珠贝的体内。
珍珠被挤出来后,又被送入一个大铁盒中,它们将在这里洗去身上的黏液,向人们展现自身该有的光芒。一颗颗珍珠争先恐后的从大铁盒中滑出,落到工人们早就准备好的篮子中,发出哗啦啦的清脆响声,在这一刻,白居易笔下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便有了真正视觉上的体现。珍珠们在篮子中被反复清洗干净,随后又转运到各处,它们将被送往到不同的地方,进行不一样的“特训”,再成就不一样的“珠生”。
在流沙村中,无论是养珠取珠的工人还是珍珠加工的工人,都在渔船上、在运输车上、在开贝厂上,留下了他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沧海一栗,淬炼成珠”,淬炼的不仅仅是珍珠,更是工人们勤劳勇敢、脚踏实地的美好品质。“中国南珠第一村“的美誉,离不开这群用双手创造幸福的可爱人们。
见证了珍珠培育养殖的过程,见证了工人们勤劳致富的故事,“朝阳行”的队员们进一步坚定了电商助农的初心,树立起了在实践中经风雨、做贡献、长才干、受教育的决心。
(撰文:林琳 初审:庄漫诗 复审:周璇
终审:周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4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