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放歌社区建设,唱响红色精神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 作者:MQ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由此,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构建一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方联动“红色物业”新格局。为进一步探索黄石市社区内“红色物业”模式建设情状,6月17日上午,湖北师范大学踏浪岁华实践队的15位成员兵分两路前往大冶市的怡和社区和风华路社区进行相关社会调查实践。

这一路虽受各种因素限制,我们行程相对短暂,但在这短暂的调研实践里,我遇到了无数来自陌生社区居民的善意,收获了无数亲切善良的关心问候,虽然也有陌生人间无可避免的堤防与冷漠,但总体来说,整个调研过程对我而言是充实丰富的,我始终认为这是我在18岁的暑假里一段十分重要且难忘的旅程。三下乡活动对我这个初次参与的“小白”来说,是新鲜,是好奇,是责任,是磨炼,它时而狂风骤雨,浇灭我一腔热情,它时而微风和煦,吹拂我疲倦的心灵,它是挑战,更多的却是收获和成长。

坐在前往社区的大巴上,不安的情绪如空气般弥漫未到全身,无数消极的设想充斥我的脑海:万一社区的居民不愿意回答我们的问题怎么办,万一社区居民不搭理我们怎么办,万一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员不愿意接待我们怎么办……这些担忧像一个个紧箍咒,束缚着我不敢向前,害怕与人搭话,畏缩与陌生的居民们交流。和同行的小伙伴们簇在一起,我知道大家都是紧张的,可是紧张又有什么用呢?看着手里沉甸甸的问卷,那些共同深夜讨论不断改版不停修改只为做出我们满意的问卷访谈的回忆骤然向我袭来,如果停留在这里,我们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慢慢的,我们逐步打开自己,深入社区,向过路的居民友善的问好,发放我们的问卷。从最初的畏畏缩缩,到后来的主动出击,我们在变化着,也收获了许多。

我逐渐了解到,社区里平日里看似微乎其微的小事,其实都是“红色物业”下居民,物业和党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有热情的阿姨,她说小区里的建设是一年比一年红火,卫生跟上了,社区敞亮了,他们住的也舒心了;有和我们同龄的女生谈,社区的安保好了,以前她的快递总是丢,自从安了监控以后放心了不少;有居民服务中心的党员叔叔告诉我们,他们近年来总是定期举办社区宣讲活动,落实党的指导,加强居民思想建设……听着这些不同身份的人们所讲述的事情,我仿佛亲眼看到了这个社区这些年来“红色物业”的建设情况,亲身感受到社区里大大小小的服务变化。

“打造‘红色物业’,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开动红色引擎,推动社区治理”,看着社区里这些随处可见的标语,我深刻感受到社区物业这一看似不起眼的主题,其实是深深扎根在我们党组织心里的牵挂。人民组成国家,国家重视人民,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业更是民主所需,党之所想。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物业”倾注着党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关切,蕴含着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殷切希望。作为社区的一员,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们更应“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在“红色物业”建设过程中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通讯员:蔡睿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48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红色党建治理赋能 实践调研领悟真谛
为理清社区治理框架,深刻了解现存的治理问题,助推红色社区建设,探索党建引领新方式。着眼于“红色物业”这一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湖北师范大学踏浪岁华实践队于2022年6月17日至19日前往湖北省大冶…
寻访红色足迹,瞻仰英雄事迹
一寸山河一寸血,革命英烈的故事很多很多,我们无法全部记清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为了重温历史,铭记光辉,缅怀先烈,在共青团扶沟县委的带领下,7月7日扶沟县大学生…
我们的绿水青山共富观
人类都自称自己为万物之灵,但人类的所做所为确伤害了我们的地球。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以及垃圾污染都使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于是人们认识到我们应该要保护地球,垃圾分类应运而生。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项…
建设红色物业,推动小区治理
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群众切身利益和城乡基层和谐稳定。“红色物业”通过政党基层组织在社区治理网络中的拓展和融入,解决现存社区治理问题上具有重大意义。为更好推进红色社区建设,…
永葆传统本色,当好革命传人 ——水利学院“建团百年宣讲团”实践队
百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百年,我们有幸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团员爱党爱国热情,增强当先锋、做表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队以“永葆传统本色,当好革命传…
实践调研,真实触摸镜像——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赴黄石大王实地考察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谭巧蓉)为深入了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例,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前往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贵湾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主要着眼于大王镇香椿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困境,…
从垃圾分类看绿色共富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生的垃圾也是越来越多。现在如何解决人们的生活垃圾也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垃圾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只要经过合理的处理以后,能够成为被人们利用的资源。因此,垃圾分类,作为能…
调查研究三方联动汇聚“红色物业”,探寻社区治理新动能新模式
大学生网报黄石市6月26日电(通讯员朱静仪)城乡社区是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群众切身利益和城乡基层和谐稳定。近年来,为有效推动…
湖师学子三下乡:在实践中历练,在实践中成长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左孟竹)为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与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湖北师范大学扬梦青年行实践队于2022年6月17日前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大王镇开展了关于聚焦“大王镇香椿产业”扎实推…
学习“两山”,走进绿色共富
跟紧时代步伐,展工匠风范。我们地处灵秀的江南地带,依山傍水,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垃圾产生,平均每个家庭一天就会产生三斤垃圾,我们是人口大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