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自强不息。”岭南师范学院“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前往广州湾历史民俗馆参观学习,听胡贤光馆长讲解历史。
(一)听一段历史
“你们知道广州湾吗?广州湾并不是广州,而是湛江。1989年以前,广州湾是吴川县南三都及附近水库的名字;1989年被法国侵占,法国将其殖民地统称广州湾;直到37年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广州湾回到祖国的怀抱的时候才改名湛江。”胡馆长谈吐自若地为实践队队员讲解广州湾的历史。一个地名的变迁,反映着一个地方由失复得,标志着一个民族由弱到强。
胡馆长为实践队讲述广州湾对中国的抗战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广州湾是名人志士避难转移的一个庇护所、中转站;广州湾人民的抗法、抗日斗争更是值得纪念。因为处于法国租借境内,环境较安定,所以有大概130万来往广州湾的政经要员、抗日志士、文化精英得以在此休养生息或安全转移到重庆等抗战后方。遂溪人民抗法、南路人民抗日……1961年,郭沫若到湛江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纪念“湛江人民抗法斗争”这段英勇历史! 广州湾历史也是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看一屋文物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和平路51号,一个建筑面积仅220平方米的典型的岭南骑楼,里面却珍藏着大大小小一千多件文物,有当年的钱币、煤油灯、手电筒、米斗升、米桶、广告、兵器、发簪、藤箱木笼、家具、西洋台钟、挂钟、玻璃器皿等,……从生活、商业用品、到文化、军事相关藏品,无奇不有。
“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中国近代史上7个殖民地,其他6个世人都比较熟悉,但是就是广州湾,在外地基本上是没人知道的。我就想尽自己所能,把民间能够收集的东西都收集起来,让世人看到湛江广州湾这段历史。”胡老先生为了收集这些东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奔波,到现在已经30年多了,才有了馆内现在珍藏着的1000多件文物。多年的心血最终汇成广州湾历史民俗馆,更多的人通过这个“镜子”,照见了法国租借地广州湾的历史;通过这个“窗口”,明白了“以史为鉴”的意义在于“自强不息”。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胡老先生告诉我们说:“我的心愿现在实现了”。
(三)守一个信念
小组成员在实践后的讨论会中纷纷表示,经过这一次实践,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明确了更清晰的调研方向。我们听到了很多知识,也因为对这些知识的发掘和思考而产生了疑惑。外国人来中国传教,从天主教到基督教,却“打”不过本土的佛教道教,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的关系是怎样?法国对广州湾的殖民是“享乐主义”的殖民,发展了毒品、赌博、娼妓,这和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殖民不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在3号码头也因为得到修缮而不开通,原来声名远扬的三有公司现在破破烂烂,许多中西结合的楼房被拆掉……旧建筑得不到保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广州湾作为与空中通道“驼峰航线”和路上通道“滇缅公路”并列的海上通道,是战争中物资运输的三条通道之一,究竟发挥了怎样重要的作用?一早上的探访广州湾历史民俗馆之旅,我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去调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更明确了调研的方向。
“这真的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湛江历史文化符号。”我们更加坚定了想“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的信念。“无论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的传承。广州湾历史民俗馆的主题“以史为鉴,自强不息”正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这也正是我们社会实践队开展“广州湾历史与现状”的调研的初心——希望让这段历史从记忆深处走出,被更多人看见,在当代发挥更大的价值与作用。
(四)总结
胡馆长用“前天”“昨天”“今天”“明天”来比喻湛江的历史:未被殖民之前,是湛江的前天;被殖民的时候,也就是“广州湾”时期,是湛江的“昨天”;现在的湛江,就是“今天”;未来的发展,是“明天”。怎样过好今天、走向明天?一方面,就是要“以史为鉴,自强不息”,了解“昨天”广州湾的历史,从中吸取教训,更好地走向明天。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让“昨天”消失,不能让湛江历史出现断层,所以这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湛江历史文化符号!
(终审/袁文艳 复审/张成洁 初审/余欣桐 撰文/余欣桐 摄影/龙丹婷 魏彩花 余欣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53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