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寻土司奥秘,共促民族团结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崎崎

2022年7月7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山止川行”队参观游览了恩施市的恩施土司城,正式拉开了社会实践的序幕。

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国家4A级景区,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 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发展方略,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在队长的带领下,山止川行队陆续参观了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本次活动深入恩施土司城、深入恩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本次活动中,走进恩施土司城,山止川行队首先迎面而来的是赫然高耸的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整个门楼建筑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

接着团队进入土司城,最先看到的是“虎纽錞于”,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的一种军用乐器,巴人崇虎,在錞于上以虎为纽所以称为“虎纽錞于”,它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盛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一般的是单纽,此“双虎錞于”原件1974年出土于建始县,属于国内罕见的珍贵文物。

在参观完虎纽錞于后,团队很难不注意到虎纽錞于旁边的风雨桥,这座仿古风雨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风雨桥大多建在河流渡口处,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风雨桥”。这座风雨桥,虽没有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的绝好地方。

队员们在队长的带领下走过风雨桥,一座精巧的吊脚楼出现在眼前。吊脚楼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一般依山傍水而建,在绿树掩映中,一楼挑出,有“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这座一开三间的单边吊脚楼,如今是售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店里有花样繁多的西兰卡普色彩鲜艳,非常精美。

接着队员们又顺着步道往前,前面就是土家族十分崇尚的先祖廪君庙,廪君庙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雄峙山腰,巍峨气势。紧傍庙宇,沿山壁绘有巨大长卷壁画,壁画记载了廪君一生的豪情壮举,谓之“廪君开疆拓土胜迹图”。

再往前团队就来到了九进堂,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也是一座道地的土司皇城。作为土司王的宫殿,九进堂即是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宫廷,是土司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是土司城内规模最大、形态最复杂、等级最高的“廊院式”建筑。整体建筑由低向高递进,鳞次栉比,有九重九进,故称“九进堂”,且九为极数,表示最多最大,象征土司王以至尊至贵的身份而居。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楼中有阁,阁上有亭,回廊相连,于巍峨壮观中透出富丽、玲珑和神奇。

除了九进堂,队长还带领队员们参观了令人称奇的土司城墙,城墙全长2320米,依山取势修造,逶逶延绵,雄伟壮观,将整个土司城包裹起来,自成一城,是土司依险而据,守险自立的屏障。如今,土家兵丁扼关戌守,烽火狼烟,刀光剑影厮杀的场面早已成过去,留下的只是尘埃落定后的静寥。

不知不觉间,上午的时间便匆忙过去了,在活动中,队员们不仅因为恩施土司城的宏伟建筑群和美景而震撼,更为恩施土家族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而震撼。活动结束后,“山止川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汗流浃背,即便如此,他们仍热情高涨,激情绽放,因为他们时刻都秉持这样一个信念: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山止川行”三下乡实践队的工作仍在进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5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心毅志愿队支教日记】于诗意中品香茗,于关怀中共成长
新闻中心消息通讯员叶嘉立7月11日,华中师范大学心毅志愿队在八岭山中学第四天的暑期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从日常的晨间辅导,到涵盖乐器、茶艺、诗歌、手工等内容丰富的素质课程,心毅志愿队致力为八岭山中学的…
向阳有花开
向阳有花开——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早晨7:30,当第一缕阳光透进窗户,“青春飞扬,红花‘綦’放”的全体成员们已经出发前往綦江区永城镇黄沙村便民服务中心,每个人都怀着激动…
三下乡|史海浩瀚,岁月钩沉——文传院“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书海一日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溪向海游”社会实践队向目标进行的第一日,在图书馆中为行之后实地考察和外出采访的“万里路”而读广州湾史料和研究文献的“万卷书”。图书馆查阅资料(余欣桐摄)(一)有方向…
我是小小工程师
我是小小工程师——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科创云乡”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之科技比赛“虚争空言,不如行之有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主席在庆祝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马院关爱在行动支教队开展简笔画特色教学活动
(通讯员袁芳曾利伟杨菁)为迎合小升初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综合能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支教队于7月5日上午开展简笔画特色教学活动,此次教学活动由袁芳展开,预…
夏日破冰,筑梦起航
长夏炎天气郁蒸,火云剧烈烟光凝。早上九点,心心念念的开营仪式终于开始啦!“筑梦兰溪”暑期实践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一、介绍夏令营情况主持人林心怡、贺淼主要介绍了时间安排、课程种类、家访等活动的情…
青春担当,志愿辅导——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实践调研
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丰富团队成员的实践经验,弘扬志愿精神,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担当,2022年7月7日到7月12日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踏寻红色足迹…
工程点缀人生,科技融入理想
工程点缀人生,科技融入理想——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科创云乡”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之科技比赛“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宝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
安徽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建设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产业是快速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阜阳市颍上县的农业发展中,农民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大力种植西瓜、桃子、梨等经济作物,为乡村振兴带来显著的成效。为了了解颍上县农业的发展情况,7月4…
物体缓降,科学奥妙
物体缓降,科学奥妙——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科创云乡”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之“小小工程师——物体缓降”科技比赛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