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他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生态发展观念,2022年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社会实践队走进任家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入户访问,实地走访等形式调查以任家台为例的农业固体废物的利用,以及农村农作物覆地膜和秸秆的利用情况。
增温保水覆地膜,作物茁壮迎丰收
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具有减轻雨滴打击、防止冲刷与结皮形成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天旱保墒、雨后提墒,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使地温下降慢、持续时间长,利于肥料的腐熟和分解,提高土地肥力。地膜覆盖成本低、使用方便、增产幅度大,是一项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高作物产量的常用措施。我们了解到,之前的地膜采用的是不可降解型地膜,在使用后会有残留量留在土地里,严重影响土地的肥力,作物不仅收成不好,品质也比较差。如今,大部分农户已经用上了新型的生物可降解型覆地膜,这种地膜残留量小,对土地伤害小,有效治理了“白色污染“,通过走进居委会,当地政府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力求彻底避免普通地膜造成的污染问题,不断提升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了解秸秆利用,共创绿色农业新发展
据社会实践小组的了解,目前市面上的秸秆利用有五种方式:一是作为农业肥料;二是作为饲料;三是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四是作为工业原料;五是作为基料。据了解,任家台村的土壤里有许多麦子根茎,村民们只是简单地将秸秆堆放在田间田垄上。农作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办法,也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但同时,秸秆还田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将秸秆犁耕到土壤中,及时秸秆被成功犁耕到土壤中,也不能保证其能以足够的速度进行分解,,而且秸秆股也将会阻碍作物的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社会实践调查小组成员通过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利用高温发酵原理还田和秸秆养畜过腹还田,都是秸秆还田的好方法,但由于农村各方面条件受限,上述方法还不能很好的实施,期待在不远的将来,秸秆还田的一系列措施将会成为完整体系,在废物再次利用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
固废利用好处多多,变废为宝人人受益
通过对任家台的实地走访,社会实践小组了解到,该地居民的主要固体废物包含:渔网、农作物秸秆、枯枝落叶、木屑、动物尸体、大量家禽家畜粪便、以及农业用资材料废弃物。随着我国一系列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业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资源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导致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出来,严重威胁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据了解,我国当前农村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堆肥、焚烧和填埋三种,任家台的农业固体垃圾相关处理也不例外,村民们对这种问题已经见怪不怪。因此,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亟待解决的就是农村的固体垃圾处理问题。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明白了真正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农业生态建设的路途不会一帆风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就,逐步推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59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