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伴着淅沥的小雨,我们踏上了“三下乡”的旅程,以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医路同心”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的身份,怀着满腔热情,前往邹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一个多小时的路途中,我们讨论到达后的诸多活动,畅想目的地的人文景观、基础建设,同时不忘再次梳理此次行程的计划。下车之际,邹城市的雨将停,零星的雨滴飘落,阳光初露,温暖和煦,仿佛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整顿片刻,我们便跟随医务人员走进了医院,推开了好奇已久的精神科大门。
即使我们所学专业是精神医学,但现阶段对于精神科以及精神病人的理解认知尚浅,心中对精神病人也不免留有刻板印象——或暴躁易怒,或喜怒无常,或常自言自语,或富有攻击性……
在对病人的幻想中,穿过层层保护的紧闭大门,我们来到了病区。“每一名精神科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即使病人按时服药,长期治疗,平时表现良好,情绪稳定,也仍有突然伤人的可能性。”董主任着重强调了安全问题后,大家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查房时,与想象中的严肃不同,医生能熟练地叫出每一位病人的名字,像是对家人、朋友一样寒暄——“今天感觉怎么样啊。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穿着外套,觉得冷了吗?”。遇到病情稍严重的患者,医生也会进行“特殊照顾”,如带他们去做脑CT检查等,身边的护士姐姐会及时做好记录,以便后续修改医嘱。分发药物时,病人们会配合护士姐姐按顺序排队领药、吃药并张嘴检查。当然,也会有“耍脾气”的病人,而她们仿佛知晓每一个人的性格、脾气,或温柔或呵斥的让他们乖乖吃药。
护士长说:“每个病人身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从青葱少年到白发老人是这里大多数人的命运。”长久的相处和悉心照顾让护理人员与他们形同家人。这一场真实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从事精神医学事业,除了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还要有稳定的情绪和一颗仁爱之心,过度敏感容易陷入消极压抑的氛围,而冷漠和暴躁则无法用平静的状态接纳病人。
由于病人群体特殊,病情特殊,吃饭时可能会发生噎食,日常活动也极有可能发生意外,所以需要医生护士的密切看管。此外,办公室里有每个房间的实时监控视频,以便观测病人,防止发生意外。
应医院需要,我们来到门诊处,从病人的诊治流程中去实践所学知识,在与门诊医生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一名精神科医生,要做的不仅仅是寻找病症得出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走入病人的内心。精神科医生需要亲和力,要以真心去接纳来此寻求帮助的病人,与他们进行切实的交谈、获取他们的信任。但是,一味的温柔贴心是远远不够的,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医生还需拿出应有的威慑力,只有“镇住”病人,才能进行后续的医务工作。
虽然时代飞速发展,思想不断进步,但仍有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精神病人”这个弱势群体。撒贝宁说:没有人会去嘲笑一个感冒患者,也没有人会去嘲笑一个癌症患者,所以请你们也不要把这样的嘲笑,放在一个精神疾病患者身上。
作为一名未来的精神科医生,我希望能在我的专业里奉献光和热,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病人带来身体健康,让病人回归精神健康,同时我将尽我所能,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改变大众对这个特殊群体带有的偏见与歧视,让病人从根本上被社会接纳,为我国的精神卫生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61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