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了解红色状况,推动爱国教育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柯理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我们应坚定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2022年暑期,岭南师范学院“优雅乡村行”在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镇沙田仔村,展开乡村红色文化氛围的调查,推动乡村红色文化教育。
沐浴着晨光,我们开启了调研之旅的第一章。队员们首先通过走街串巷的方式,在村庄活动中心、村口公路上及入户访问各年龄段的村民关于红色文化的了解度。大部分人表示,对当地的红色文化仅限于听闻。简单的走访结束,队员们将走访结果提供给村委干部和乡村学校负责人。令人欣慰的是,乡村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改变。当地学校定期组织党史教育讲座、举行党史板报评选活动;近年来,在特定的节日,乡委干部也会安排专业人员走进村庄进行宣传党史教育、中央政策普及以及红色文艺汇演,主要接受群众是青少年,有效地丰富了村民的红色文化生活,加强了乡村的红色氛围。
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涵育乡村文明新风尚。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红色文化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制度、作风、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的综合体现,其中蕴含的崇高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和革命优良传统等精神内涵,是乡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文化源泉。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涵育乡村文明新风尚,是乡村振兴道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63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下乡随想

回望过去的十四天,就像是一场梦,一场雨将我们迎来宁乡,另一场雨又将我们送往家乡。回头,是我们十三个人相伴十四天的小院,在这个小院里,连那只叫点点的讨厌的小猫似乎也值得怀恋,…… 谷小君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同饮一渠水,共护家乡河” —福师大“河小禹”专项大学生实践队开展溪源江科普课堂主题活
7月8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以河小禹之名,护溪源水长清”暑期实践队在侯官村村民活动中心开展“同饮一渠水,共护家乡河”溪源江科普课堂主题活动。活动过程中,实践队成员生动形象地向小朋友…
汗流浃背苗儿新
今天上午,我们沿着上山的水泥路,饱览沿途的梯田,知农民的艰辛,在满是秧苗的水田中,体验了插秧的过程,知农事的不易。刚到目的地,一位老伯伯向我们示范该如何将秧苗从淤泥中拔起,再插回去,而我们要做…
了解红薯产业发展之困,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一切农村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我…
我与河长面对面,建言献策护河行 ——福师大“河小禹”专项大学生实践队开展我与河长面对面
为全面助力推行河长制,更好地建设“幸福河湖”,7月7日,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以河小禹之名,护溪源水长清”暑期社会实践队分别同上街镇河长办、高新区河长办举行“我与河长面对面”座谈会。7月7日…
烟台市教育局领导莅临我院调研
2022年6月16日下午,烟台市教育局宋守杰副局长、师训科黄斌科长等一行三人莅临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深入调研。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孙盛杰、院长苏勇教授、基础教育研究院张丽霞教授等人热情接待了宋守杰副局…
政承陶韵在行动,黑陶文化护先行
【政承陶韵在行动,黑陶文化护先行】2022年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承陶韵”实践队到达日照市博物馆实地参观调查日照市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展品,实践队有幸找到了日照市博物馆的馆长董…
学插秧农活,植抗战精神 ——游新河村(3)
早霞伴着起床铃声,我揉开惺忪的睡眼,开始今天的插秧农活。作为一个北方人,插秧我大抵是没有做过的,只播种过小麦。我们要去的地方在半山腰,一大片的梯田错落有致的在山上分布着,远远望去一片翠绿。来到…
挥戈捍土苦辛长.,将士褪装仍荣光
今天上午去尝试了种植水稻,火热的天气与暴躁的太阳让我们汗流浃背,同时也尝到了劳动的乐趣。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下午去拜访当地退役老军人时的交谈。我们去拜访的老人名叫李璋华,在65年参军,参加了抗…
E展红途实践团参观渤海革命基地抗日战争纪念馆
7月9日,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展“红途”实践团前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革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基地分为三个纪念馆,分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纪念馆、解放战争时期纪念馆、新中国成立后纪念馆,实践团队…
初入村庄,备受关怀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根据新时代“三农”工作部署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呼吁:大学生要积极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