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谋跨越 ,共同富裕谱新篇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作者: 袁书 裘淳琳 俞慧婷

为调研桐乡市强村富民的共富情况,并结合国家新发展阶段对于共同富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7月7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风雅桐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核心,开启关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要目的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筑巢引凤促共富

上午,实践团队前往崇福镇的东安村进行调研,对农创园的农创客尹海龙进行了相关采访,。桐乡崇福农创园2014年开园,采用“政府搭台,创客唱戏”的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保姆式”孵化政策,吸引了不少像尹海龙这样的农创客入驻。从他口中得知农创园这个平台让他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花卉事业,不仅给了像他一样这样有梦想的农创客信心,也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更多活力。即使在疫情期间,通过种植市政用途此类植物,也能保持自己的稳定收入。最后,尹海龙叔叔对团队大学生提出了期望:1、希望我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实践理论结合并进2、多了解农作物前沿产业,与时俱进3、要能吃苦,敢向前,高端花卉产品的自主研发还需更多年青一代的力量。

来东安村创业的“凤”越来越多,当地政府在建好农创园平台的基础上,又积极探索出了“共富大棚”模式,筑更好的“巢”,带动更多农民共迈致富路。从与相关人员的交流中,团队得知,以“共富大棚”模式为媒介推行的“一地三金”致富政策盘活了村民手中的土地,村民土地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股份制改革“变股金”、农民群众务工“挣薪金”,“三金合一”使村民们对当前生活更满意,也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为进一步探寻桐乡市强村富民的特色路径,实践团队来到了乌镇的浙江道济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农业博览园),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了解了数字化农业模式下的智能温室、栽培模式(立体种植,以色列水培模式,气雾栽培,阳台农业,椰糠栽培等新型栽

培模式)、品种示范(嘉红100番茄新品种等)。

在团队思考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时,负责人说在打造“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高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农民根本,仍有贴近农民生产的方式方法。

数字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动力。通过“数字农业+互联网+人才驱动”的助推,进一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民增寿”三增效应。,推动乌镇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及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前行。

当天下午,实践团聚焦“共同富裕”,走访了坐落于桐乡市的乌镇与石门镇,分别对董家茭白和石门湾“大米抱团”模式进行了访谈和考察,继续深入了解桐乡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之路。

一村一业,抱团共富

实践团首先来到乌镇的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团队成员对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永根进行了访谈。据悉,董家茭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种植,采用双季茭白薹管育苗技术,以茭白抱团为主要模式,鼓励大户种植,为其提高提供技术与销售渠道的支持,张理事长指出,董家茭白始于1987年开始投入生产,由于当地地势落差较大,经济作物耐水湿的茭白就成了生产的很好选择,。近几年来,董家茭白最大规模在一万四五千亩左右,但由于劳动力匮乏的现状,目前的总规模在呈现减少趋势,;而在产值方面,目前主要持续在七八千万左右,。这现象反映出,城镇劳动人口增加的同时,村镇劳动力减少,更需要鼓励当代青年返乡创业,。在未来发展方面,需要更加精确掌握市场实时动态,新品种的研发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展,。着力在肥料方面的创新,。采用茭白与鳖合理密度的同时养殖。,展开茭白-南湖菱生态种植新模式研究。茭白的种植与销售为石庄村的共富之路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随后,实践团前往石门春丽桥村考察,走访了石门湾粮油公司,在村干部陈宝国的讲解下,悉知了当地特色“大米抱团”致富路,。当地机械化的生产,把种粮小农户引入现代化农业发展轨道,同时从农户手中流转的土地,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而低收入农户以此获得土地租金、入股股金和就业薪金等收入,实现“一地三金”稳定增收,与之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这是一个村集体共富模式,陈宝国指出为更好带动附近村民奔向致富路,将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推广现代化生产模式,搭建共富擂台。

通过本次访谈,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浙江是如何成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不仅直观地感受到了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还同时激发了我们勇往直前,砥砺奋进的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66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台州学院党员爱心服务队:防微杜渐,远离诈骗
2022年7月12日下午15时,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志愿实践者在台州市临海市古城街道文庆路88号摆酒营社区活动中心对老年人们开展了防诈骗的宣讲。宣讲在社区党员会议结束之后,由宣讲员进行防诈骗的宣讲。宣讲员…
福建农林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赴平潭社区矫正管理局
为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7月12日上午,在社区矫正法实施2周年之际,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福州市平潭县普法宣传实践队联合…
佛科院学子三下乡:绘彩绘生态,新村新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2022年6月28日,萤梦服务队队员们走访了覃巴镇乡村振兴示范村——新村村。盛夏时…
深入乡村调研,田野焕发新活力
2022年6月28到29日两天,河南工业大学“寻迹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两家满族乡两家村和隆化县七家镇的温泉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走访实地企业、采访企业负责人与工人、…
福建农林大金山学子走进龙岩濯田镇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表述,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信念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7月7日至9日,福建农林…
共谋复兴嘉雁先行,探寻桐乡共富密码
探寻浙江“两个先行”——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底气,浙江农林大学“风雅桐乡”共同富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0日前往桐乡市梧桐街道和文化中心,共觅文体服务,数字赋能,精神富有之路。槜李…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黄河流域外来生物入侵调查及黄河生态调研实践
7月7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黄河流域外来生物入侵调查及黄河生态调研”实践服务团在指导老师李军的带领下对东营市中心城区南部近郊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过程…
点点萤光,助力梦想:佛科院学子带助学政策下乡
“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是习总书记对乡村振兴做出的宏伟且明确的指示,亦是中华人民之共愿。乡村振兴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本地的人才更加了解当地发展,对于…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聚焦惠水城市建设,开展青年城市融入志愿服务活动
7月12日下午,共青团惠水县委联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组织惠水县春晖服务社、“科院情•励志行•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中心队、文学部实践队赴惠水县青年人才驿站、禁毒教育基地、麒龙工青妇服务站、消防中队开…
“书沂团史,薪火相传”实践团赴沂源县档案馆参观调研
“书沂团史,薪火相传”实践团赴沂源县档案馆参观调研为学习红色精神,探寻红色地标,了解沂源县相关风土人情。7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书沂团史,薪火相传”实践团全体成员在沂源县委书记张玉晴的支持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