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仙居共富路,浙农林学子在行动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 作者:胡宇欣 陈佳宁 严

7月11日上午,为濡养红色精神,学习当地文化,浙江农林大学“温暖仙居·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仙居县上张乡采访了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的致富领头人万乾一,了解到仙居政府以孤寡老人、无劳动能力人等人群为低保对象,提供其基本生活保障,并在农村地区推广种植经济作物,让原先荒废的土地变得有价值。万乾一主任鼓励实践团各成员要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随后,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团队成员参观了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怀着无比景仰的心情致敬并缅怀了革命先烈。仙居的红色资源孕育着红色精神,学习并传承红色精神,能够让一代又一代汲取奋进力量,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地阔步向前。

(实践团参观红色纪念馆)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仙居县双庙乡采访副乡长郑敏翔,他为我们介绍了双庙乡“渔、樵、耕、读、工、养”的建设发展新思路,对于大学生,郑乡长表达出了殷切的期望:“大学生就应该走出来”。在大学读书做学问的同时,大学生也应该走出校园,去了解社会的需求。“乡村需要人才”,郑乡长也谈到了大学生回乡村就业的困境,优良的薪资待遇是吸引人才的方式,资本来自于建设乡村,建设乡村又需要人才来带动,郑乡长表示这也是现今他们正在探索的。

(实践团采访双庙乡副乡长郑敏翔)

7月12日上午,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践团先后参观了翁森公园与海亮明康汇基地。翁森公园是全县十个爱国教育基地之一。翁森曾在《四时读书乐》写道:“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这鼓励着我们青年人好好学习,也昭示着双庙乡的绿色未来。据了解,除杨梅、茶叶等特色农作物,海亮生态农业基地还种有黄精、铁皮石斛等中草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

(实践团参观海亮明康汇葡萄基地)

仙居县作为中国杨梅之乡,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日啖杨梅三百颗,不辞长做仙居人”,但今年杨梅减产、价格激增,梅农收益不如往年。7月12日下午,实践团通过走访梅农、参观杨梅基地等方式,探寻背后的原因,与梅农共同商量对策,同时体验梅农的工作感受各行各业的艰辛。

(实践团帮助杨梅装箱)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成员们在撰写采访稿、与工作人员交流等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参观红色旧址时丰盈了爱国爱党的热忱。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亲身感受当地文化与致富政策后,实践团成员们立志汲取相关经验,力求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贡献,为国家建设发展出一份力。

(实践团全体成员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70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探黄河滩区新篇章,筑高质量发展之梦

为深入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特别是在黄河滩区迁建社区中的具体体现,2025年2月15日至2月23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会实践服务队踏上了…… 赵冰杰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黄河润岸桑田茂,滩区逢春岁月甜

社区治理创新,迁建社区凝聚合力社区治理是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聊城大学“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多个迁建社区后发现,各地正积极探索创新社…… 赵乐文 孔扬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学子:宣讲抗战事迹,弘扬革命情怀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入挖掘和传承抗战精神,增强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2月10日至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抗战烽火・青年传承”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基层社区,…… 张琪悦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探黄河迁建新途,系民生福祉情

迁建社区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引领发展在德州市齐河县,服务队深入考察了多个迁建社区的规划布局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社区的规划方案与实施效果,成员们发现科学的社区规划对于提升居民…… 张琪悦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览黄河迁建新貌,牵民众安居情怀

为了深入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发展状况,探索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发展的新路径,1月2日至2月20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黄河滩区腹地,…… 张琪悦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寻非遗泥塑火种 燃文化传承之光”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非遗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滨州小分队于滨州市河南张村开…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弘扬沂蒙精神 凝聚社区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增强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德州市市中街…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传承焦裕禄精神 聚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绿色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2月23日,聊城大学与环境学院2024级7班团支部在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了“传…

最新发布

弘扬传统美德 节水从我做起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国家用水情况,响应国家号召,2022年7月10日至7月2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节水护水服务团开展了“碧水微澜,不弃涓流”——…
以史为鉴,复兴中华
以史为鉴,复兴中华——水利学院“学党史践初心”党史学习调研实践队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水利学院“学党史,践初心”党史学习实践队去往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辛亥革命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
观《少年的你》有感(三)
(评论员刘佳欣陈也)这部电影让我们正视社会黑暗的一面,也让我们在理性的基础上,继续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进行反思:为什么十几岁的少年们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学校成了如此可怕的地方?为什…
欣逢盛世,不负盛世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水利学院“学党史,践初心”党史学习调研实践队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学党史,践初心”实践队去往东北辽宁朝阳尚志乡赵尚志将军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烈士陵园内陈列的飞机大炮,那是…
百炼为钢,三尺讲台
两天的台风过后,我们的三下乡支教活动终于正式开始。今天上午八点,我们迎来参加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同学,看着同学们稚嫩的脸庞,我们怀着既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开启三下乡旅程中灿烂美好的新一天。活动开始,…
观《少年的你》有感(二)
(评论员刘佳欣陈也)当然,一部好的电影绝不只是充满黑暗和悲剧,一切的丑陋黑暗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善良美好而已。只有在如此黑暗的强烈对比下,才能充分体现某些人物的美好。陈念母女彼此报喜不报忧的一通…
重师学子防诈骗宣传走访
7月13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习们在重庆石柱中益华溪村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防诈骗宣传。大学生分别从网购,陌生人来电,保健品等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防诈骗宣传。大学生普及了如果…
知识普及传新知,群策群力商办法
2022年7月13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力乡村教育,护航青春未来”暑期实践队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为乡村孩子们带来夏季防疫防汛方面的安全知识科普,并在结束后开会商议实践队当前所遇问题的解…
观《少年的你》有感(一)
(评论员刘佳欣陈也)这部电影是我们寝室第一次聚餐时看的,虽然之前室友剧透了一些内容,但是影院里屏幕上所演绎出来的直接体验仍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触动。大量怼脸的人物大特写镜头是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
心之源|科学饮食,全民健康
7月12日下午,“心之源”社会实践队宣讲组队员邱進莉返回家乡,为广大佛山人民开展以“科学食谱返家乡,营养健康伴我行”为主题的食品科普宣讲。主讲人为“心之源”实践队宣讲组队员邱進莉。作为学校原先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