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老渤海记忆:毛岸英旧居里寻红色足迹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马雨晴

2022年暑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红色地标打卡”社会实践团队为追寻老渤海红色印记来到阳信,参观了阳信县河流镇张集村毛岸英旧居。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幕幕感人的革命场景,展示了毛岸英同志在1947年11月至1948年5月期间同阳信人民一起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和难忘的历史,展现出伟人之子无私无畏的崇高风范,彰显了一个革命家庭为国奉献的历史情怀。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力求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开展一堂生动的红色基因学习教育课。

据工作人员介绍,毛岸英旧居于2022年4月3日对外开放展览。1977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将毛岸英住过的三间土房列为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张家集土改纪念堂”。当年毛岸英用过的一张方桌和两把木椅由县博物馆收藏。张集村的主街道上已经铺就了柏油路,两侧的房屋整整齐齐,白色和土黄色的墙体在树木和花草的掩映中很美,墙体上有数块长方形的青铜浮雕画,分为十二个板块,画面展示的分别是从《井田制》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土改内容,一步步揭示了土地制度的一步步变革。这条街就被称为“土改文化一条街”。为深切缅怀毛岸英同志,阳信县于2019年开始筹建毛岸英旧居这一纪念场所,这是阳信人民同毛岸英深厚情感的见证和再现,也是阳信几代人的心声和夙愿。

毛岸英与张集村的故事要追溯到1947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正是中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时期,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毛岸英要补上“劳动大学”的课程。1947年,风尘仆仆的毛岸英化名杨永福来到了阳信,并住在了张家集村张元林家,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土改工作中。在张集村的毛岸英,度过了一段与劳动人民鱼水交融的深情岁月,见证了那段耕者有其田的难忘历史,并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实践期间,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了一位伟人之子无私无畏的崇高风范,感受到一个革命家庭为国奉献的历史情怀。1948年5月,毛岸英调离了阳信,后来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毛岸英同志的一生,是矢志革命的一生,是爱国奉献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开展“红色地标打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告诉新时代青年人不忘过去的艰苦岁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跟随着讲解员的足迹,团队成员一起探寻毛岸英同志在阳信的故事。作为中央派到地方的工作人员,毛岸英从不表露自己的特殊身份,一直穿着一件父亲送给他的肥大旧军装,完全是一副普通群众的形象,从不接受地方上对他的照顾,他反而经常帮助张大娘挑水、打扫院子、喂猪,还经常帮助村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1948年5月,毛岸英调离了阳信,但他并没有忘记张元林一家和众乡亲。1948年的中秋节,当时的老村长张会山举着一封书信来到张元林家,拆开信封,里面有一张黑白照片,正是乡亲们所熟悉的“老杨”。

旧居展出的一幅幅珍贵图片,一幕幕感人革命场景,都展示了毛岸英同志在1947年11月至1948年5月期间同阳信人民一起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和难忘历史。展现出伟人之子无私无畏的崇高风范,彰显了一个革命家庭为国奉献的历史情怀。青春气贯长虹,永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张集联村打造的红色路线文明实践从孩子抓起,将爱国爱家写进每一位张集联村村民的基因里。“红色地标打卡”实践团队来到这里,力图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毛岸英旧居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红色地标打卡”实践团队力图充分发挥毛岸英旧居的红色宣教基地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78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校本科教学督导员与青年教师面对面座谈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本科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校院督导联动,3月27日下午,我院邀请校本科教学督导员刘丹教授与青年教师进行了面对面座谈活动。我……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我院师生观看非遗闽剧,感受穿越时空的“美育思政课”

3月28日,受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邀请,人文学院王晓宁副教授带领我院部分师生沉浸式观摩新编历史闽剧《画网巾先生》。该剧曾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在第九届……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书院邀请人文学院中文系上官文坤老师于23号楼1楼活动室开展“……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员作《汇聚青年激昂力量,谱写实践育人华章》专题讲授。学院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永斌、社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

3月27日下午3点,我院副院长林胜教授主持召开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帮助学院老师解决申报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全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3月28日上午,人文学院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办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刘玮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胡荣教授主讲福州大学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

3月25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胡荣应邀到我校严复群学讲坛(第88期)开展讲座《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社会学系甘满堂……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校本科教学督导员与青年教师面对面座谈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本科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校院督导联动,3月27日下午,我院邀请校…

我院师生观看非遗闽剧,感受穿越时空的“美育思政课”

3月28日,受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邀请,人文学院王晓宁副教授带领我院部分师生沉浸式观摩新编历史闽剧《画网巾先生》。该剧曾入选…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最新发布

重整旗鼓,再度出发
7月13日,岭南师范学院“朝阳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召开总结反思暨下阶段工作部署会议,会议于实践基地——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宿舍举行,全体队员参加本次会议。虽然终点令人向往,但沿途的风景往往更美,偶…
重庆师范大学开展“三下乡”活动:燃梦桃李路,飞扬青春行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引导青年学生进乡村、进社区,利用学校师范学科优势,到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欠缺的县,切实将教育关爱带到乡村,提高小朋友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乡筑梦实践队调查活动顺利举行
为深入了解关于推进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全面脱贫战略目标,2022年7月10日,我院暑期实践活动的“研乡筑梦实践队”小组成员就三农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在段小芳同学的组织下顺利开展。在…
广州湾——不能被遗忘的历史
广州湾曾作为法国的殖民地被法国统治了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以来,这片殖民地也曾有过反抗,也曾有过共产党的萌芽发展。这些如今都成为了我们宝贵的爱国财富。法国侵略军在海头登陆后四处骚扰民众,焚毁居民…
闽江学院经管学院小陶先锋队与小陶镇领导交流座谈
为学习贯彻乡村振兴五大战略,深入挖掘三明市旅游资源,7月12日下午,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小陶先锋队在五一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志军的带领下前往小陶镇政府开展交流座谈。出席此次座谈会的还有小陶镇宣传委员…
坚持人水和谐,共护生命之源-湘大化工河小青在行动
坚持人水和谐,共护生命之源-湘大化工河小青在行动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刘烨7月1日开始,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始了预计为期12天的三下乡活动。7月1日,团队在化工大楼A208与环保…
电商经济:促进乡村经济重生
品牌化是农特产品实现市场化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工具之一,同时也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预防规模性返贫的利器之一。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
绘美逐梦”社会实践第十三天心得——李亚男
今天是“绘美逐梦”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圈头村的第十三天,十三天,是我们这个团队社会实践的收尾,也是对这十几天以来我来到圈头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总结。距离回家还有三天,我们在领导的指挥下,画村子里的东…
重师学子参加三下乡——实验之趣,科学之美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验之趣,科学之美“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彩虹桥吗?”7月13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团于石柱土…
绘美逐梦社会实践第十三天心得体会——管宇辰
又是早早起床的一天,五点起床的日子,好像一天比一天少了。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也马上要告一段落。早上依旧是坐着小三轮去画画地点,这次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看着大片大片的玉米地,结伴的队员跟我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