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老渤海记忆:毛岸英旧居里寻红色足迹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马雨晴

2022年暑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红色地标打卡”社会实践团队为追寻老渤海红色印记来到阳信,参观了阳信县河流镇张集村毛岸英旧居。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幕幕感人的革命场景,展示了毛岸英同志在1947年11月至1948年5月期间同阳信人民一起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和难忘的历史,展现出伟人之子无私无畏的崇高风范,彰显了一个革命家庭为国奉献的历史情怀。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力求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开展一堂生动的红色基因学习教育课。

据工作人员介绍,毛岸英旧居于2022年4月3日对外开放展览。1977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将毛岸英住过的三间土房列为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张家集土改纪念堂”。当年毛岸英用过的一张方桌和两把木椅由县博物馆收藏。张集村的主街道上已经铺就了柏油路,两侧的房屋整整齐齐,白色和土黄色的墙体在树木和花草的掩映中很美,墙体上有数块长方形的青铜浮雕画,分为十二个板块,画面展示的分别是从《井田制》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土改内容,一步步揭示了土地制度的一步步变革。这条街就被称为“土改文化一条街”。为深切缅怀毛岸英同志,阳信县于2019年开始筹建毛岸英旧居这一纪念场所,这是阳信人民同毛岸英深厚情感的见证和再现,也是阳信几代人的心声和夙愿。

毛岸英与张集村的故事要追溯到1947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正是中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时期,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毛岸英要补上“劳动大学”的课程。1947年,风尘仆仆的毛岸英化名杨永福来到了阳信,并住在了张家集村张元林家,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土改工作中。在张集村的毛岸英,度过了一段与劳动人民鱼水交融的深情岁月,见证了那段耕者有其田的难忘历史,并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实践期间,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了一位伟人之子无私无畏的崇高风范,感受到一个革命家庭为国奉献的历史情怀。1948年5月,毛岸英调离了阳信,后来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毛岸英同志的一生,是矢志革命的一生,是爱国奉献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开展“红色地标打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告诉新时代青年人不忘过去的艰苦岁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跟随着讲解员的足迹,团队成员一起探寻毛岸英同志在阳信的故事。作为中央派到地方的工作人员,毛岸英从不表露自己的特殊身份,一直穿着一件父亲送给他的肥大旧军装,完全是一副普通群众的形象,从不接受地方上对他的照顾,他反而经常帮助张大娘挑水、打扫院子、喂猪,还经常帮助村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1948年5月,毛岸英调离了阳信,但他并没有忘记张元林一家和众乡亲。1948年的中秋节,当时的老村长张会山举着一封书信来到张元林家,拆开信封,里面有一张黑白照片,正是乡亲们所熟悉的“老杨”。

旧居展出的一幅幅珍贵图片,一幕幕感人革命场景,都展示了毛岸英同志在1947年11月至1948年5月期间同阳信人民一起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和难忘历史。展现出伟人之子无私无畏的崇高风范,彰显了一个革命家庭为国奉献的历史情怀。青春气贯长虹,永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张集联村打造的红色路线文明实践从孩子抓起,将爱国爱家写进每一位张集联村村民的基因里。“红色地标打卡”实践团队来到这里,力图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毛岸英旧居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红色地标打卡”实践团队力图充分发挥毛岸英旧居的红色宣教基地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78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沿黄社会实践队成员传承乡村振兴的青年使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为家乡代言,引领黄河流域的新风尚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相较于经济前卫区域,黄河多是以朴实无华的农耕闻名,更是孕育了华夏文明,乃中华文明之源。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推广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尽大家的青年之力……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响应国家政策,沿黄社会实践队密切关注特色助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社会实践队的线下调研也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发挥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沿黄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创造了哪些特色呢?我们将陆续跟随“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用特色助农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西邵红杏、吴坝大蒜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推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河南人民逐渐的脱贫致富,尤其是乡村。可惜天不随人愿,前几天的一场大雨,使许多地区……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吴坝油桃、台前西瓜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7月下旬,中原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演变成了祸及多地……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陕西板栗红薯、内蒙沙漠西瓜

直播经济对于缓解农副产品难卖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阿里、京东、抖音电商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纷纷在乡村开展新农人培训,通过人才……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重整旗鼓,再度出发
7月13日,岭南师范学院“朝阳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召开总结反思暨下阶段工作部署会议,会议于实践基地——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宿舍举行,全体队员参加本次会议。虽然终点令人向往,但沿途的风景往往更美,偶…
重庆师范大学开展“三下乡”活动:燃梦桃李路,飞扬青春行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引导青年学生进乡村、进社区,利用学校师范学科优势,到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欠缺的县,切实将教育关爱带到乡村,提高小朋友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乡筑梦实践队调查活动顺利举行
为深入了解关于推进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贯彻落实全面脱贫战略目标,2022年7月10日,我院暑期实践活动的“研乡筑梦实践队”小组成员就三农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在段小芳同学的组织下顺利开展。在…
广州湾——不能被遗忘的历史
广州湾曾作为法国的殖民地被法国统治了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以来,这片殖民地也曾有过反抗,也曾有过共产党的萌芽发展。这些如今都成为了我们宝贵的爱国财富。法国侵略军在海头登陆后四处骚扰民众,焚毁居民…
闽江学院经管学院小陶先锋队与小陶镇领导交流座谈
为学习贯彻乡村振兴五大战略,深入挖掘三明市旅游资源,7月12日下午,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小陶先锋队在五一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志军的带领下前往小陶镇政府开展交流座谈。出席此次座谈会的还有小陶镇宣传委员…
坚持人水和谐,共护生命之源-湘大化工河小青在行动
坚持人水和谐,共护生命之源-湘大化工河小青在行动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刘烨7月1日开始,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始了预计为期12天的三下乡活动。7月1日,团队在化工大楼A208与环保…
电商经济:促进乡村经济重生
品牌化是农特产品实现市场化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工具之一,同时也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预防规模性返贫的利器之一。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
绘美逐梦”社会实践第十三天心得——李亚男
今天是“绘美逐梦”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圈头村的第十三天,十三天,是我们这个团队社会实践的收尾,也是对这十几天以来我来到圈头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总结。距离回家还有三天,我们在领导的指挥下,画村子里的东…
重师学子参加三下乡——实验之趣,科学之美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验之趣,科学之美“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彩虹桥吗?”7月13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团于石柱土…
绘美逐梦社会实践第十三天心得体会——管宇辰
又是早早起床的一天,五点起床的日子,好像一天比一天少了。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也马上要告一段落。早上依旧是坐着小三轮去画画地点,这次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看着大片大片的玉米地,结伴的队员跟我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