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

作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实践队

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导致了黄河水资源危机的加剧,黄河流域的民众生存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水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黄河治理的主要问题。令人忧虑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的治污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其污染的发展速度进程的加快大大超过了治理的速度。黄河污染治理之所以出现“越治越严重”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看体制不顺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是罪魁祸首。作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来保护她,因此,亟需从体制、技术及制度等多角度来实施综合治理,加大黄河污染的治理力度,使母亲河不再哭泣。黄河污染加剧,“三农”受害严重

黄河污染的程度是越来越严重,工业污染治理举步维艰,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染不断加剧,污染越治越重的局面已是现实。随着西北、华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黄河流域污染已经形成了多种污染并存、叠加的复杂局面: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叠加、新旧污染及二次污染相互交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8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子返家乡,助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025年1月13日至1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子利用寒假时间与安徽省合肥市、淮北市积极开展科普推广社会实…… 张逸帆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最新发布

书法比赛,传承古典文化
我们现在都在讲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个大传统,书法传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所谓传统,“传”是传承的意思,“统”则指纲纪、准则。两个字合起来,传统是指历时久远、世代相传、共守一定的准则、规范 …
黄河污染逐年加大
黄河污染已经超过了长江,甚至是淮河,已经成为中国七大水系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流域。黄河污染的加剧,导致了西北、华北地区近2亿城乡人口深受其害,而受害最严重的是“三农”。从黄河的发源地青海,经甘肃、宁夏, …
群“音”荟萃,“英”你不凡
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之一,为了提升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零”聚力教育关爱服务团以此次暑期三下乡关爱服务社会实践为契机,于7月16日至18日在重庆市江北区儿童爱心庄园举办了“未来之音”配音大赛。…
创新思维 精准扶持 凝心聚力 彻底攻坚
扶贫进入攻坚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基层干部贴地气、精准扶贫,也需要贫困群众转变观念积极进取,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持续的造血能力。我们队于7月1号在王孟镇大范村,一个人负责一户人 …
商学院青年之心志愿服务团队三下乡五步拳课结课
商学院青年之心志愿服务团队三下乡五步拳课结课…
黄委会停止向天津供水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介绍,目前,黄河向天津供水已经停止,天津只能挖崛潘家口水库死水位以下蓄水应急。郑州市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中心主任朱培珊介绍说,严重污染的黄河水质已超出了郑州市各自来水厂的处理能力,只 …
“关注用药健康,情暖三留家庭”——向村民分发倡议书
7月18日下午3时,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关注用药健康,情暖三留家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连云港市灌云县兴隆村进行分发倡议书的活动。…
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6月30日,我们寻·迹暑期实践队在带队老师刘振鑫的带领下,来到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开始了为期几天的大学生暑期扶贫调查。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 …
黄河史上最严重的污染
黄河发生的污染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按照国家环保规定,黄河水质应达到三类标准,但1月份劣于五类水质标准的河段占黄河干、支流评价河段的58 5%。2月份,黄河三门峡水库蓄水是"一库污水"。三门峡以下到入海口七个水 …
南充学子走进知青博物馆:承“知青精神”
南充学子走进知青博物馆:承“知青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