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时,就农业和粮食方面的问题做了重要讲话,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把准脉搏、指明方向。7月10日,公共管理学院赴荆州市石首市社会实践团队与石首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付维新同志在农技推广中心四楼会议室进行相关交流。本次访谈的主题围绕荆州市石首市水稻、油菜生产,“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展开。
在本次访谈中,我们向石首农技中心有关干部人员重点提出了如下问题:
作为全省第一油菜生产大市,荆州为什么盛产油菜?
“全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荆州”,荆州市石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付维新主任骄傲地说道。荆州之所以盛产油菜,付主任总结如下,原因有三:
第一,油菜适应性强,喜冷寒气候,而荆州处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其冬季温度在南方较冷,能满足油菜喜冷寒这一习性。较北方而言,其冬季气候温度不至于过低,而且冬季时间较短,方便油菜越冬。
第二,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推行长江中下游油菜发展政策,推行了产油大县、油菜轮作试点项目、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等政策,用以奖励油菜发展优秀的各市县区。湖北作为国家油菜重点供能区,荆州发展油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三,经济效益好,石首市充分发挥优质“双低”油菜生产优势,推广油菜“一菜两用”,即油菜苔的食用和油菜籽的油用。既可开发利用冬闲田,又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闲置劳动力,其“一菜两用”还能产生层层的经济效益,这是一种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
荆州的“水稻—油菜”种植新模式具体是什么样的?
付主任介绍道,“水稻—油菜”种植模式是一种水稻油菜的轮作模式,在秋季水稻丰收后,将水稻的冬闲田利用起来,在水稻田里种下油菜,来年初春再换种水稻。采用这种种植模式是看中了油菜在冬季适应性强的特点,并且有多方面的效益,如油用、菜用、肥用,能给农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水稻—油菜”模式的种植面积不足1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这种模式也叫“油菜下水田”,顾名思义,油菜本是种在旱田的作物,种在水田里,会导致种植湿度高,影响油菜产量。提升这一模式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扩大该模式的种植面积的关键点就在于油菜品种的选育,以及油菜耕植方式的改变。
水稻—油菜种植模式为农业生产所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
“一菜两用”,增加了粮食和油料的供给。油菜苔具有独特风味,营养价值高,可缓解市场粮食压力。“双低”油菜的油菜籽不仅含油量高,而且脂肪酸组成合理,亚油酸和亚麻酸比例适当,是最有利于健康的食用油。
带来了经济效益,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不管是油菜苔还是油菜籽,其市场前景广阔。在30天时间里,600亩油菜“一菜两用”仅一季菜苔可为合作社带来纯收入24万元,每亩可创收收入400元。收购菜苔的客商利用田头与市场差价赚取利润,每公斤可获利0.4-1元,每天可纯赚2000-10000元,油菜苔进入市场后颇为畅销,多家客商争相收购。
利用冬闲地,改善了土壤条件,研究表明,与未种植过油菜的稻田相比,种植过冬油菜的稻田水稻可增产2%至5%。
对荆州市的油菜发展有何展望?
荆州市的油菜面积高达319万亩,且连续26年蝉联全国油菜籽产量第一。面积虽大,产量虽高,但是缺加工,缺品牌。
首先对于加工这一方面,石首当地的油菜籽加工,以小作坊为主,但小作坊加工的成本高,利润低,如果能将资源整合,形成大工厂,发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给石首,给荆州,带来的经济收益都能大大增加。其次就是品,荆州的“双低”油菜的菜籽油质量堪比橄榄油,但是想要对外销售需要形成像山东鲁花这样的全国性的品牌,才能将荆州的高质量菜籽油推广到全国。最后可以发展旅游业,荆州的油菜花海也值得推广,吸引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也是促进荆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7月10日,经过实践团队同付主任的访谈交流,初步了解了油菜种植特性、“水稻—油菜”种植模式以及关于荆州油菜未来的发展状况。关于油菜种植情况,农户收益情况仍需进一步实地调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94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