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 揭美乡村实践队走进“水上莲花”——金和镇山湖村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广州新华学院揭美乡村实践队

7月12日-13日,广州新华学院揭美乡村实践队前往调研的是位于揭西县金和镇、凤江镇交界地段的山湖村。

本次所到的山湖村与前几日探访的旧住村与火炬村地理分布格局截然不同,一进村便感受到村子清新俊逸的意境美。山湖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一大片湖水包围,具有“水上莲花”的美称。据了解,明末时期,杨氏一支从梅州大埔县百候迁此定居,因同来创村兄弟均为“仙”字辈份,又因为村寨三面环水而有天然塘挑绕,乃取村名仙福湖,后又简称山湖。

队员们行走在晒满稻谷的仙福桥上,映入眼帘的那片湖,其碧绿清澈的湖水在炎炎烈日的照拂下波光粼粼。蓝天白云,小桥人家,以山湖为镜,将自己的生态之美倒映于湖水中。实践队成员如痴如醉于此幅清雅微妙,淡泊深远的美丽乡村山水画中。真不愧其被授予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的称号。

将湖光景色一番观览之后成员们继续前进,一路上见到不少极具潮汕建筑特色的民居。查看当地相关信息记载后知,山湖村民居多以“下山虎”和“四点金”为主,局部有“四马拖车”。山湖村拥有宗祠资源共20处,庙宇类资源共 90 处,村域内随处可见宗祠、古庙……文化资源厚实。中轴对称、向心围合,以天井为中心的民居建筑特点十分鲜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融汇千百年来潮汕人的智慧。

团队来到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中稍作小憩,纳凉之时又发现所在之处搭建了一个用于文艺演出的舞台,上面标注着“雅俗共赏”四字。可见山湖村居民充满丰富文化活动的高雅生活情趣日常。而后在与商铺老伯交谈中,大家得知,山湖村如今的景色与往昔大为不同,他自豪地给队员们介绍在政府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下,村里建设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村旅游。

稍作小憩过后实践队移步于山湖苗圃场。为完成脱贫致富的目标,山湖村先后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产业、光伏发电产业、电商产业,解决了大量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农产品滞销问题。山湖村苗圃场先前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根据贫困户和村委意愿,使用扶贫开发资金170万元兴建,占地约80亩。依托粤东地区在建和管养的高速公路对绿化苗木需求的有利优势,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帮扶山湖村发展苗木种植绿色主导产业。现以“提供幼苗、技术扶持、包购成苗”的方式带动20多户贫困户分散种植苗木实现脱贫后,以种植柑橘等农果花卉为主。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很好诠释了山湖村这一花园式美丽乡村。山湖村除了拥有三面环湖的独特地理位置,其甜笋也闻名远近。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山湖村村民利用其独到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甜笋种植特色产业。隔日,揭美乡村社会实践队前往山湖村的竹笋种植基地进行采访和学习。

到达竹笋基地时,一个身穿迷彩服上衣的大叔正在给竹笋装袋,队员们一眼就认出了其为竹笋基地负责人——杨少伟(以下简称:杨叔),在收集山湖村材料时,队员们看到关于杨叔的报道都是穿着这一件衣服。从采访中,大家了解到杨叔2011年就开始种植甜笋,至今有11年之久。2019年,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扶持和政府“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支持下,竹笋基地已经扩建到占地总面积500多亩。竹笋林地目前已经被定为金和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基地,而且目前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解决了周边村寨的部分闲置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增收。 这无疑是农村脱贫、借力特色产业发展的例子,借助竹笋产业基地的发展,既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也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发展。

杨叔称竹笋基地有三大天然的种植优势,一是地为红土壤,土地肥沃;二是雨水充足;三是附近没有工厂,空气新鲜,无污染。因此竹笋在此种植生长快速,口味清甜。队员们还了解到每年的5,6,7,8月时竹笋生长旺季,竹笋不仅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还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而且竹笋基地种植的为甜笋品种,所以销量特别好。此外竹笋基地里的甜笋有多种销售路径,有的是直接批发给工厂进行加工,有的是批发到附近的市场,都的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网上售卖,平时也有附近的居民会自己到基地购买、挑选。在淡季时,也会竹笋进行初加工,加工成竹笋干,酸笋,售往到广州、深圳等地。

杨叔热情的邀请队员到竹笋基地进行“打”笋 ,“不如我带你们去挖竹笋吧,带你们感受一下。挖竹笋的技巧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要有力气和熟练度。” 听到这时,队员们纷纷是欢喜雀跃,点头说好,随机在杨伯伯的带领下,拿着挖笋的工具上山了。

首先,杨叔教队员们如何辨认竹笋是否成熟,上面竹壳如果是青白色就可以挖了;接着亲自给大家演示了挖的技巧,先辨认笋尖的方向,然后清除甜笋周围的泥土,看到有弯出来肚子时,便是下刀的位置,在杨叔演示了完整的挖掘步骤后,队员们则是摩拳擦掌,兴致勃勃的拿起工具想来尝试一番“挖笋”的感觉。虽然队员们均是满怀信心,因为看到杨叔用“铁锹”三次便把笋挖出来了,觉得自己也是可以的,但在尝试一番后,发现挖笋也是并没那么容易,两位队员轮番上阵后才逐渐掌握技巧。

竹笋种植作为山湖村的特色产业,是农村脱贫、借力特色产业发展的例子,借助竹笋产业基地的发展,既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由其衍生出来的电商产业也能带动村里其它农产品的销量,从而带动了山湖村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为促进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考。这也让队员们学到,乡村振兴决不是直接简单复制其它村的发展模式,而需要根据本村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量体裁衣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路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05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乐声朗朗,舞衣翩迁】
【乐声朗朗,舞衣翩迁】2022年7月15日上午,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红花‘綦’放”志愿服务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团队来到了重庆市綦江区黄沙村便民服务中心开展艺术小课堂。志愿者…
聊望相助,汲水成林
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在经过培训、备课、急救知识学习之后,山东大学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聊望队正式开展了2022年暑期支教调研活动。受到当地疫情政策影响,聊望队此次暑期支教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在课程开始…
走访慰问老党员 不忘初心暖人心
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铭记党的艰难历程,7月7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锋实践团到达临沂市莒南县金沟官庄村,拜访当地的老党员汲立枚。汲立枚,18岁入党,今年以及93岁高龄,已经有70多年的党龄,是一名老党员…
【三下乡】长师学子手绘文化墙:绘出乡村振兴文化底色
一墙一文化,一画一风景。为推动乡村容貌整体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7月10日,长江师范学院“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实践团来到石柱县中益乡开展“共绘乡村振兴文化蓝图”文化墙绘活动。绘画前期,…
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在暑假期间,盐城师范学院举行了党史学习教育团宣讲党史的主题活动。这次的活动给了我一次丰富假期生活,提高社会经验,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这次的党史宣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有机会…
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德州陵城三下乡实践团
“老师老师,你们什么时候给我们上课呀?我们好想上你们的课。”这原来是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实践团赴德州实践团在陵城区神头镇皂户杨村龙腾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五年级的小朋友们向队员们发出…
走访贫困村民,村内志愿服务
7月12日,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E路先锋实践团走访了金沟官庄村的贫困户唐学胜爷爷,由于行动不便,唐爷爷没有工作,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生活艰苦,E路先锋实践团了解到唐学胜爷爷的情况后,给唐爷爷送来了面、…
河南学子返家乡:不忘革命历史,体验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通许7月8日电(通讯员 赵静文 郭海璐 田子怡) 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青春向党,红色筑梦”实践调研团队员赵静文于7月8日赴通许县城关镇东部金院村进行了参观。…
邵阳学院三下乡团队赴花瑶调研
十分有幸今年暑假参加了邵阳学院文学院”文旅深度融合调查研究”乡村振兴促进团,并成为调查团后勤组组长,保障好大家的衣食住行以及人身财产安全就是我们组的职责。6月16日,我们调查团参观了蔡锷生平纪念馆…
民生所呼,使命必达——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子探究电梯加装难题
7月6日至13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武汉市老旧小区增梯改造社会实践团一行六人走进西桥社区、百步亭社区和华农东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武汉市老旧小区电梯加装为主题,探究增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