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团在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赴红旗星村探访竹编手艺人,走访调研非遗文化传承情况,挖掘篾匠师傅背后的故事,探寻指尖上的“芭蕾”竹编文化,见证文化文化传承,展现匠心魅力。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人一向对竹子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从古至今竹作为君子的化身,以不惧风雨的韧劲展示出的君子文化早已培植在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中。
教育关爱团队来到易胜文大伯家门前,发现他正在细细打磨一根竹编小篮子的竹篾,只见他十指满是厚厚的茧子,坐在小竹椅上埋头细作。一小会儿,一小捆长粗竹片就变成厚度均匀、纤细轻薄的竹条。
图为易大伯向我们展示近期制作的最大的竹笼
访谈过程中易伯告诉队员,完成一个竹编制品,需要韧性极强五年以上的一根大竹、六根小竹。竹节板正,没有疤痕的竹品的完成后美观度最佳。选材结束后,竹刀破竹剖片必不可少,别看易大伯操作起来轻松自如,但一般人很难做到。将竹子破成竹丝并不断裂,这便是老手艺人的绝技。易伯正在编织手提篮时,从底部开始往上编,竹篾和骨架边编边加,用篾尺给竹篾穿插,每一根竹篾之间的
距离相等,方向平行,互相咬合。
图为易大伯正在向学生展示半成品制作方式以及完成后的效果示意样式
探寻竹编文化,体味匠心传承,感受劳动人民在奋斗路上勤劳坚守。人们智慧是无穷的,汇聚匠心大胆开展创新实践。创造属于我们的君子精神,学习保持始终如一的纯粹,精研、专一的工匠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1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