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努力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有助于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由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子们组成的“语同声”社会实践队,以“BOPPPS+”模式为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普通话宣扬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以党团史培养爱国情怀,让传统文化滋润心田,使古音古韵萦绕心间。通过普通话、国学与支教的有机结合,丰富乡村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其文化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今天是“语同声”实践队在菏泽市巨野县董关屯镇北黄庄村进行支教的第六天。在今天的课堂上,副队长李爽首先带领同学们对《诫子书》进行了学习。《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在作品中,他告诫儿子,不看淡眼前的名利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安静地、全神贯注地读书,没有足够的知识,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一句极具哲理且广为流传的名言。“淡泊、宁静、求清净”,这并不是不想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教会孩子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方可以“致远”,从而干一番事业。“俭以养德”,就是要教育孩子们要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简朴生活,不可骄奢淫逸,修养良好的德行。这也是“语同声”团队选择将《诫子书》作为讲解内容的原因之一,那便是在品读国学知识的道路上丰富孩子们的思想、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其后,队员鹿逸菲对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作了讲解。鹿逸菲首先对本课文的重点字词进行了领读,并且让学生们对这些词语的意思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接着,对于课文内容,她着重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在闰土身上发生过的几件趣事上,引导学生接近闰土,认识闰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感知文章中的中心人物,从而进一步感受到鲁迅先生与闰土之间珍贵的情谊。
吟诵是我国古时品读诗词的独特方式,诗乐一体,是我国自古就有的诗词吟诵传统。历代文人墨客,均将“可歌可咏”作为衡量诗词作品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以流传下来的古乐谱文献为基础,利用现代作曲技术,给古诗词重新插上音乐的翅膀,以吟唱的方式探索诗词教育和普及方式的创新、重识古诗词美育价值,既是对古诗词的继承和弘扬,更是对古诗词本来面目创造性的全面复位。“语同声”社会实践队队员贾一帆在古音欣赏与吟唱课中将音乐与国学结合起来,通过介绍诗词中的古代乐器,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在古音古韵的伴随下探索音乐中的国学知识,在丝竹笙箫中陶冶音乐情操。贾一帆以古诗词中的名句为例,通过讲解古诗词中韵腹韵尾的对照,让学生从押韵的源头理解古韵。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以吟诵的方式唱出古诗的韵律,在美妙的音符中传播知识,达到了文艺双修的课堂效果。
在支教过程中,“语同声”队员也曾面临支教条件艰苦课堂效果不佳、课堂互动艰难等问题,面对困难,队员们不断反思教学方法、互相借鉴经验,攻坚克难,啃下了一块块支教过程中的“硬骨头”。
国学研习启秀章,诗词吟诵陶性灵,“语同声”社会实践队将高举历史的接力棒,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助力乡村振兴和传承国学的路上行稳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28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