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陵园,路旁笔直的青松威严耸⽴,树下的鲜花开得格外美丽,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拾级⽽上。到了最顶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座⾼⼤的⾰命烈⼠纪念碑,上百刻着“深州市烈士陵园”七个⾦光闪闪的⼤字。这七个⼤字,表达了⼈民对烈⼠们的⽆限崇敬和怀念之情。
淡薄⽣死,做正⽓浩然⼈。万物灵长,有⽣有死,既是⾃然之道,也是⾃然之实。“⽣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句话从⼈⽣启蒙之初就深深地灌输到了很多⼈的脑海⾥,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的⼀举⼀动,每当危急时刻来临,总有⼈置⽣死于度外,逆⾏⽕线,⽤⽣命诠释“⼈固有⼀死,或重于泰⼭,或轻于鸿⽑”的铮铮铁⾻豪情。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的⼀⽣会死亡三次,第⼀次是⼈体⽣理的死亡,第⼆次是⾁体在亲⼈视觉中消失,第三次是最后记得你的⼈也死了,这才是⼈⼀⽣真正的死亡。有些⼈死后很快就被历史遗忘,可有些⼈却能流芳百世、万古长青。⼈⽣在世,不求苟活,务求⼀⽣清正,仰⽆愧于天,俯不怍于⼈。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来都不是随随便便凭空⽽降的,⽽是久经磨难,靠⼀代⼜⼀代⼈的牺牲和奋⽃换来的。换句话说,没有先烈们舍⼩家顾⼤家、抛头颅、洒热⾎的英勇奋⽃、牺牲奉献,就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的梦想,中国⼈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战到底的⽓概、在⾃⼒更⽣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为实现这个伟⼤梦想进⾏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我们通过祭祀与追思,感恩英烈,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基因,牢记宗旨,接续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把⾰命先辈们开创的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此告慰为国牺牲的英灵。
祭祀英烈,铭记历史。饮⽔思源、不忘恩情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我们怀着对历史的缅怀、对家国的珍视、对英烈的感恩。英烈们的事迹是⼀部部⽤真情编写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最可珍视的⾰命传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国家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从烈⼠纪念⽇到国家公祭⽇,从纪念抗战胜利到纪念长征胜利,对先烈的深情怀念与崇⾼敬意,让清明节多了⼀层家国意涵。学习英烈、崇尚英烈、捍卫英烈、追思英烈,在祭祀英烈中⾃觉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建设祖国的责任使命和实际⾏动,形成不忘初⼼,艰苦奋⽃,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坚定跟党⾛信念,奋进在新时代,满怀信⼼地投⾝到伟⼤的建设事业中。
天地英雄⽓,千秋尚凛然。“⼀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硝烟已逝,功勋永存,清明时节祭奠英烈,是要永远地记住每⼀个烈⼠勇于为国牺牲奉献的崇⾼精神,⽤他们的故事净化思想、洗涤灵魂,汲取崇⾼的⾰命精神,使我们永葆昂扬的⾰命⽃志、旺盛的⼯作热情,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命精神和光荣传统,构筑起民族的灵魂,凝聚起磅礴的爱国⼒量,使之成为我们实现民族伟⼤复兴中国梦⽽奋⽃不⽌的精神源泉。
重回“历史现场”,缅怀先烈,表达对英雄的敬爱。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纪念馆中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陈列品,把参观者带回到艰苦卓绝年代,战士们在装备缺乏的状况下浴血奋战,人民群众不顾生命危险,英勇支援前线。他们是为新中国书写历史的英雄,用一身英雄胆,铸就民族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英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入不平凡的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多年不遇的汛情,唤醒了无数凡人英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历史现场”,致敬民族脊梁,表达对英雄崇高的敬爱。
我双⼿捧着花圈,恭恭敬敬地把它献在纪念碑前。这时,哀声奏响,祭奠烈⼠仪式开始。在庄严肃穆的⽓氛中,我们向烈⼠默哀三分钟。三分钟是短暂的,可是我⼼潮起伏,想到了许多,眼前浮现出那战⽕纷飞的年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数位⾰命烈⼠为了⾰命事业冲锋陷阵,与敌⼈展开了殊死的博⽃:多少位像黄继光叔叔那样⽤⾃⼰的胸膛挡住了敌⼈的⼦弹……看着胸前的红领⼱,这正是烈⼠的鲜⾎染成的。今天幸福⽣活也是他们⽤鲜⾎换来的,我们⼀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活啊!
默哀结束,我们⼜围着⾰命烈⼠纪念碑⾛了⼀圈,观看了⼀帖帖碑⽂,那些故事既催⼈泪下,⼜振奋⼈⼼。我想他们不愧为民族英雄,⼈民的功卧。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英灵将和他们开创的事业永存⼈间,永载史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2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