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10时10分,由华师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开设的科学知识普及课程《无处不在的空气》在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顺利进行。该课程的授课老师为服务队宣教组的陈芃昕。本课程以“探究空气”为主题,以“看、闻、听、尝、摸”的顺序开展课程,通过课堂小实验,将“空气”和“水”进行对比,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探究事物的方法。
课堂伊始,主讲人陈芃昕向小朋友们提问:“空气是什么?我们可以在哪里找到空气?”小朋友们都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有的回答空气在热气球里,也有的回答空气在水里。随后主讲人陈芃昕提出“空气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气体,是无处不在的”这一观点,引出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看、闻、听、尝、摸。主讲人陈芃昕解释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直接通过五种基本方法去研究它。但如果通过物理实验,便能够观察到空气的存在,从而能够去研究它。”小朋友们对这个神奇的实验感到十分好奇,纷纷举手提问。
为了解开小朋友们的疑惑,主讲人陈芃昕首先在小电风扇上绑上彩带、往水中吹气出现气泡,实现了对空气的“观察”。随后,主讲人播放了纹影摄像机拍摄的空气纹路视频,使小朋友们对空气的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主讲人陈芃昕与小朋友们进行互动——让小朋友们深呼吸,感受胸腔的起伏,从而提出了人体内的器官“肺”有着储存空气的功能。
“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空气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主讲人陈芃昕问道。有小朋友快速回答说,风的声音就是空气的声音。紧接着,主讲人让小朋友们用手中的白纸自制一个小听筒,并让周围的小朋友往听筒中吹气,以此来“制造”风的声音。随后,主讲人陈芃昕进行总结,风就是流动的空气,风的声音就是空气的声音。
接着,主讲人往饮料瓶中插入吸管,往饮料瓶中吹气,饮料从吸管中流出。主讲人通过“吸管”实验,向小朋友们提出“大气压”这个概念。“气压就是气体作用在一定饮料表面的压力,这个压力将饮料从饮料瓶中挤压了出来。”
课程进入尾声,主讲人在总结空气的特点之后,对比了“水”与“空气”相同性质,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另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对比法。最后,主讲人陈芃昕给小朋友们布置了课后小作业——做一个小风车,旨在使小朋友们进一步深入感受空气的存在。
本课程通过给小朋友们讲授研究空气的方法,激发小朋友们对事物本质的求知欲。课堂上,主讲人和小朋友们相互配合,在欢声笑语中,本次课程圆满结束。
撰稿人:陈芃昕
初审人:陈庭杰
复审人:郭绮琪
终审人:李染梦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物电四进永和服务队
2022年7月15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30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