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来得“下乡”
“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大一入学就想参加的活动,为“情”(疫情)所困,一困困三年,加入党建以来就了解到这一支全国百强社会实践队伍,想要带着“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的目标来学习,期待梦想花开学有所成,但是到大三都没能让我梦想成真,开花结果,终归有些遗憾。不过这次是幸运的,在我临近大四之初,有机会参加一次“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所以说大三才真正下乡,“三”来得“下乡”。
我相信:“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虽说大三才参加学校学院队伍组织的三下乡,但是也充满100%的热情,早早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等待疫情好些、面试成功的那一天。所以在报名面试成功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三下乡的相关课程,也回顾了一下2020大一暑假那学年因为疫情在家社区那边参加的向日葵儿童成长之家举办的GROWUP成长夏令营,以及将当时上课吸收的经验再总结了一下,希望对这次的下乡有所帮助,也只有准备好一切才对得起这一次来之不容易的下乡机会,也才会更加珍惜自己上的三门课程,无憾三年。
十天不能说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也不一定能教给学生很多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十天作为一个引导,十天是潜移默化的,十天也是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对学生,更是对于我们也是学习者来说。十天,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学习如何合作,如何沟通相处;作为小老师,我们需要准备如何上课,需要明确知道自己可以给学生带来什么;作为同伴,我们需要照顾好每一个成员,我们有义务对自己对指导老师负责,平安下乡,平安回家。除此好像没有其他过多的奢望,我们的目标一致,我们的行动方向一致,只是希望下乡顺利,能给孩子带来暑假的部分快乐。
然而,我们却经历了千辛,第一天开班仪式因为黄色暴雨预警停课停班,我们暂歇了一天的下乡活动,作为我们修整熟悉环境的一天。
我们的开班仪式顺利开展。但是第三天因为吴川突发的疫情,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停课,上完第三天的课程,我们匆匆去吴川市中心人民医院测完核酸,匆匆忙忙收拾行李各回各家返程,遗憾、潦草地结束了我们“线下”的三下乡。
“三”来“下乡”真不容易,兜兜转转到头来还是因为疫情结束了“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的下乡活动。回来学校的我内心有些波动,也有些感触,没想到这下乡这么不容易,好不容易适应覃巴镇的生活,来不及就告别。当时我们在第二天还有成员说开始想家来着,没想到再过一天居然就“梦想成真”。
回来的那一天百感交集,内心有些不安,有些担心,也有些焦虑,但是下午的会议让我们“伴我同行”的三下乡又“活”了过来,我们也随之再次从“心”出发,重新调整我们的课程,为线上开展课程做充足准备。遗憾中也有些感慨:幸好我们在疫情之前去了一趟覃巴镇上榕小学,见了小朋友们一面,不至于我们活动什么的都没开始就结束,这也为我们线上的开课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线上上课的所需的物品我们都在线下的时候已经发给学生带回家,所以线上的课程在我们回家的第二天才可以顺利开展,不过线上还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网络问题,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不是所有小朋友都能参加活动。
无论如何,能够重新开展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也倍感幸运,也为我们科技的发展感到骄傲,能够不受限于我们的距离与时间开展课程,在家也能够授课与学习,当然还因为算是完成了我三年来的梦,一些准备没有白费,一些用心也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更是因为小朋友也在我的课程当中感受到快乐以及有所收获。
大三这一次三下乡应该是我大学的最后一次下乡,当然希望还有机会再参加,与各位小伙伴们再次合作,也希望自己一直保持这种热情与热爱,找回自信与自己的初心,将自己所学与快乐都带给更多的小朋友、大朋友。
在即将离开覃巴镇的前一晚,借了当地照顾我们的阿叔的水果刀,去还的时候和阿叔聊了很久。其中聊到了叔叔的儿子,他记得他儿子是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队伍第一届的学生,当时进行的三下乡是十四天,接近半个月,在离别时看到自己的儿子居然在送完大哥哥、大姐姐回家后偷偷哭了,叔叔说不忍心,而且从此之后总是期待着一届又一届的三下乡队伍的来临,希望给这里的孩子也带来快乐与希望,看着自己的儿子渐渐长大,看着懂事的他也想起了我们,所以期待我们有机会也再回去。看着叔叔朦胧了的眼睛,我好像明白了我们的意义,我也好像明白了下乡的意义,所以我更加坚定要抱着这份热爱走下去,不单单只是三下乡、支教,还将是我的教育人生。
——“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支教组队员曾嘉丽心得感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3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