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退役老兵——留住红色记忆,凝聚前行力量
有人说:“铭记,就是最好的致敬”,唯有留住红色记忆,方能凝聚未来前行力量。因此,为了继承革命精神,再现老兵风采,6月18日上午,滁州学院“寻楷模足迹,传红色精神“先进英模采访实践小分队成员余晓萌同学赴舒城县退伍军人潘中流同志进行探望及采访,以访谈对话的形式记录下他随部队边疆战役的所见所闻所感,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与老兵深厚爱国情怀的理解。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旋律响起时,老兵潘中流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当年那段峥嵘岁月。
日前,由余晓萌为队长张婷婷,张迪,罗志涵为队员组成的“寻访革命老兵,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拜访潘中流老人。退伍后一直从事粮食站工作的潘老,见到记者格外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当兵往事。
65岁的潘中流出生于六安市舒城县一个贫农家庭。1975年年仅20岁的他胸怀保家卫国的信念毅然决然报名参军。入伍后,通过学习,他由一个懵懂的农村青年迅速成长为思想进步、军事知识丰富、军事技能优秀的军人。
入伍三年后,于1979年2月潘中流随广西独立师三团一营机枪连参加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战役一共历时28天(2.17-3.16)。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参加战役的第一天,他与一位老朋友在行军路上碰见,他与老友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老友“你还没死啊”,潘老“你不是也没死吗”;第二句——老友“我立功,立了三等功”,潘老“向你学习,我也要争取立功”;第三句——老友“看这个形势,我们怕是回不去了”,潘老“我们战场上见,谁活着找谁”。短短的三句话,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在战场上面对敌人时,他无所畏惧,一心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奋战到底。潘老说,当时只想着早日夺取胜利,让人民都过上安定幸福的好日子。
潘老告诉记者,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敌人的炮弹把他的右眼和右耳炸伤了。“那是我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当时顾不上害怕,满脑子想的是怎么能完成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幸运的是,李福龙出色完
成任务并立下三等功。以下图片是潘老获得的荣誉党徽以及三等功证。
回首那段岁月,潘老感慨无限,“有人说我们是英雄,我就认为自己是普通一个兵。当时我们最多也就二十几岁,只是想尽到一点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
“希望现在的孩子们好好读书,积累知识,不忘过去,把握现在,未来成为建设新中国的脊梁。想要成功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最关键是吃得了苦,一定要把身体养好。有决心、有毅力才能获得成功。你们青年人要敢闯敢说敢干,任何环境下都保持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青少年真的就是国家人民的希望,是有光的小太阳啊,以后也应该在各个岗位上各司其职,发光发热,一起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来!”
潘老十分关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多年来,每逢清明节
他都要到革命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怀念战友,为到场的青少年和学生
讲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采访结束后,余晓萌同学为潘中流同志佩戴党徽;潘中流同志也赠与了小分队成员握手告别
在活动的最后,同学们与潘中流同志合影留念,并且与之交流了此次采访的收获与感想,表达了会坚定不移追寻楷模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2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