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海学子三下乡:聚焦芒果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郑静璇

为实际观察乡村振兴战略成果,掌握特色芒果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广东海洋大学“知之芒芒”实践队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雷州市覃斗镇开展芒果产业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农户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芒果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一步推广乡村振兴成功经验。经过前期精心商讨、筹备与联系,实地调研于2022年7月7日正式开启。

覃斗芒果结优品

覃斗芒果因主产于雷州市覃斗镇而得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覃斗镇种植芒果已有一定历史,最早在清代就有成片栽培芒果的记载,现如今覃斗芒果品种已多达20余种,其中“蛋芒”“台农”、紫花三号等品种闻名遐迩,“蛋芒”更是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

据了解,覃斗芒果的独特风味得益于地理环境,受北部湾海洋季风的影响,雷州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同时红壤和砖红壤广泛分布,其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这为培育名优特新的农产品共同创造了条件。 在今年六月份覃斗镇芒果果王“争霸赛”中一举夺得“芒果之王”称号的种植户梁劲也向“知之芒芒”实践队表示:覃斗芒果品质优除了仰仗独特的资源条件外,更离不开相关部门、科研院校及芒果协会的指导。农户积极培育、政府扶植引导、企业牵头发力、院校良种引入、协会通畅销路,正是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成就了如今色泽漂亮、果肉清甜、口碑极佳的覃斗芒果,上市的“蛋芒”时常供不应求、一“芒”难求。

产业融合带民富

据镇政府农业农村办麦金云同志的介绍,近年来覃斗镇积极扩种,现全镇芒果面积达到了五万两千亩,让果农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不断扩大芒果的种植面积的同时,也引导种植户实行科学管理,做好芒果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为果农增产创收;不仅如此,目前省牵头的雷州市芒果产业园项目也正在有序开展建设工作,预计明年四月份建成投产,涉及良种基地、农贸市场、文化公园、加工工厂等工程项目,标准化种植、货款贴息、深精加工、冷库仓储、物流电商、农旅融合等业务环节一应俱全,带动覃斗芒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在走访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不仅看到节水灌溉、气象监测、虫情测报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种植园,还有特色鲜明的芒果文化标识、“农民致富新农具”直播带货平台、建设中的标准化加工生产车间等多元化产业同发展,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一产二产三产融合,乡村发展活力满满。

宜居乡村迎客来

此次调研,知之芒芒实践队走访了西岸村、铺前村、流沙村,第一印象便是规划齐整、村貌整洁、葳蕤繁祉,俨然一副“共说此年丰”的景像。“深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现在是到了提升阶段,从18年就开始了直到现在。人居环境整治除了三清三拆三整治,还有农村的硬底化道路建设、农村绿化美化、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农业农村办陈绍孝副主任向实践队介绍。在被问到“你感受到村子近年来有没有什么变化”时,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回答:“就是一直在修路,植树什么的。”从少年的视角也能窥得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的实际行动。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离不开“人、物、景”的良性互动,生态环境整治为人民群众营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同时利于覃斗镇吸引人才回流共谋乡村发展,更有利于促进覃斗镇“芒果小镇”乡村旅游发展,为进一步发展芒果采摘、观光、餐饮及住宿打下基础,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宜居乡村、万亩芒田、古文化建筑、乌石度假村等元素叠加, 一条特色旅游路线缓缓铺开,铺出喜迎客来的康庄大道,铺出特色鲜明的发展大道!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在这片红土地上,各方共同努力,从产品提质立品,到产业园投产建设,再到乡村环境美化,规划合理、推进有序,既是筑牢脱贫成果,也是推动乡村走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4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丽水学院医学院爱老医小队走进府前社区,促进健康老年化

为响应针对两次会议中的养老问题的新政策,借助于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查老年人的健康商数水平、认知状况及其自我管理能力,为后期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社区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相关…… 爱老医小队 丽水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喜讯|白丽英教授课题组发表亲社会行为系列研究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令人痛苦的社会现象,指个体或群体被忽视、拒绝或孤立的体验。它不仅威胁个体的归属感、自尊、意义…

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开展主题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于铜盘校区“一站…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秦序研究员来举办题为《士君子精神——中国古琴艺术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23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题为《南音何以为是…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4月26日晚,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一站式”学生…

最新发布

调研黄河沿岸水情,青年勇担历史使命
调研黄河沿岸水情,青年勇担历史使命2022年7月11日,山东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同饮黄河水,共护母亲河”——发展成就观察团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艾山卡口,进行暑期“三下乡…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青春筑梦,助乡村教育
作为支教大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开展教学活动、学习在新课标下的各种新方法、吸取成熟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重点。初上讲台的我,紧张但又很兴奋,看着讲台前一双双陌生却渴望的眼睛,我顿…
非遗“余氏钩编”调研心得
余氏钩编调研心得在长达近半月的调研活动中,自己经历了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先是完全不清楚这个活动到底是干啥,到了解一些活动的准备工作,需要掌握一些做推文、剪视频和拍摄等等的技能,总体来讲,参加此…
合力共创互助养老新模式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处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头,在这一关键历史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为重要历史任…
[数计学院]化州红色故事——星梦社会实践队
戴天道是广东化州官桥镇水口村人,生于一九二八年。在革命战争年代化名李德华,在小学读书时,即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教育,如今已有78年党龄的他,是目前广东省茂名市党龄最长的老党员。戴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缅怀革命英雄,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烈士的英名重过大别山,七月氤氲的绿意矗立在历史里,霍山黄芽、舒城兰花、华山银豪、云雾茶漫出了大别山的芳香。七月骄阳似火,但却挡不住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春向党,鸿雁永行”党史教育实践…
点点星火三下乡,点点科学在心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真正动手去进行实验,才能收获真正的知识,体会到知识的美妙,开拓视野。岭南师范学院“点点星火”社会实践队老师于7月16日和7月17日在线上进行暑假三下乡活动,带领同学们制作…
同舟共济双解困,助一帮一共发展
工作在幸福院的妇女的交谈告诉实践队员“他们(村支部)说这个岗位需要一个有爱心的人,在一个说(这个岗位)离家近,我就来了。”红泥崖村幸福院实行““小院供养、集体服务”的模式,运用集体的资金实行使…
闯入外语世界,了解别国文化的敲门砖
闯入外语世界,了解别国文化的敲门砖为让布政小学的孩子们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了解世界、了解中外文化差异,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小学开展英语趣配音和趣…
走进一线天,重现红色景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三下乡之参观一线天2022年7月17日,阳光灿烂,白云悠悠,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志愿服务队走进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