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日上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发了。社会实践的第一站前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及西安博物院进行暑期实践调研。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主要依托于文物光谱成像数据一站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已受损文物的修复,从而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实现了科技助力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
本团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立足时代需要,顺应一带一路战略,梳理社会文物保护手段、创新文物保护方法、形成文化传承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开展前,实践团队展开了详细的讨论与详实的计划部署,基于人们文化意识愈渐薄弱的现状,决定做文物保护家,做文化传承人。
团队指导老师杜瑶首先与团队成员们深入的探讨了实践主题,对于出行计划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周密考虑了多方面事宜,在安全出行交通方式、保险购买、行程安排、中心规划等方面都做出了合理的规划。在团队合作方面,社会实践团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依据团队成员每一个人的特点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发挥出团队的最大潜能。出发前,社会实践团齐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门口,团队成员发扬青春之气,弘扬少年斗志,团魂熊熊燃烧,致力于为文物保护传承,注入青春少年力量。
2022年7月18日下午14:00,“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抵达了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西安博物院。致力于了解文物历史,了解文物修复手段,并且调研了市民们对文物的了解程度,实践团成员们邀请到了西安博物院讲解员做文物保护方面的详细介绍,并在博物院参观人群当中选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市民发放提前准备好的问卷来调研市民们对文物的了解程度。
在参观西安博物院过程中,社会实践团队长黄天阔向讲解员询问文物保护与文物修复的相关知识,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各种历史文物的产生、发展,以及被破坏的原因。提到陕西省是文物大省,西安更是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和丝绸之路的起点,文化种类丰富,文物出土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我国出土文物数目高达1.06亿件,急需修复文物一千万余件,急需保护的文物数不胜数,而懂得文物修复工匠仅有两千余人,了解文物如何保护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历史长河中战乱纷争,而从中遗留下的文物便是文化瑰宝,如何去保护文物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思考的问题。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创新文物修复的手段,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文物修复方法,并耐心讲解如何使用该方法还原文物最原本、最真实的模样。实践团队将进一步调研分析,助力文物修复与信息化手段充分融合,守护好历史遗留的文化瑰宝。
参观完毕后,社会实践团成员积极与市民沟通,发放问卷。问卷显示,大部分人们对文物保护技术的了解都较少,了解程度都不深,大多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电视,广播节目等了解到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且大多人认为目前文物保护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有资金不足、相关技术不够成熟及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可见文物修复技术的重要所在。无论是修复一件很小的青铜器,还是尝试修复已经被炸毁、被焚毁的小雁塔塔尖、明城墙等,都需要比较成熟的文物修复技术,只有成熟的文物修复技术才能还原历史本来的模样。社会实践团所学习、开发的便是文物修复技术,所关心、传承的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文化。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前进的道路永远布满荆棘,上坡路走起来一定不会轻松。“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文物保护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不畏困难,为文化传承出谋划策,为文物保护扬帆起航,以昂扬的斗志,宣告建大声音,用科技助力文物保护,用青春力量助力祖国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54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