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苏轼曾在诗中如此赞美到。螃蟹是中国人餐桌上延续千年的美味,肉质鲜美,味道极佳。而今的人们对螃蟹有了更高更大的需求,为了做出味道更为鲜美的螃蟹,人们开始研究螃蟹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力求从根本上提升螃蟹品质,而人工蟹塘也因此诞生。
为探寻中华美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清海晏,逢盛世,正青春”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于耀平的带领下于6月24日对南京高淳的蟹塘进行了调研。
高淳素有“江南圣地,鱼米之乡”的美称,而固城湖就宛如一颗古朴而又散发热力的明珠,镶嵌在高淳大地上。这条高淳的“母亲湖”孕育着千千万万的生命,这之中就包括有“蟹中之冠”美誉的高淳螃蟹。
关于养蟹,我常常是将它与养殖其他水中生物如鱼、虾联系起来,只要偶尔投喂一些饵料,保证水质不被污染,螃蟹便可以长成。但当我踏入蟹塘的那一刻,这个想法就开始慢慢改变了。蟹塘里,即使是顶着烈日,我也常能看到工人站立在小船上,撑着长长的竹竿,慢慢在池塘上浮动,寻找水底不断生长的水草。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的多少,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同时,螃蟹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是极高的,需要养蟹人极大的耐心。在放蟹苗前,每亩需用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由于螃蟹属于一种杂食性动物,需要补充多种营养才能满足生长需求, 但是如果养殖人员没有注重这一点只过于依赖水草而且对投放的饲料没有做好配比,营养成分过于单一螃蟹缺乏营养就会出现脱壳困难或者蟹壳太轻,蟹壳轻对螃蟹起不到保护作用,从而加了螃蟹死亡的几率,造成巨大损失。螃蟹酷爱四处掘穴,并且钳子拥有强劲咬合力的先天优势使得它们总是四处逃窜,因此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也成为养蟹的重要一环。听蟹塘伯伯说,螃蟹的生活习性跟猫头鹰有些神似,喜爱昼伏夜出。夜晚十点左右,螃蟹便陆续从蟹塘底爬出,这也是进行投喂的最好时机,所以在养蟹圈里也常有“夜里赶蟹”一说。
在了解了蟹塘的基本情况后,团队随着周师傅一同登上小船,对蟹塘进行近距离观察。周师傅边划船边向成员介绍蟹塘的各种设施,并让成员体验清理水塘的日常工作。烈日当头,没一会成员便满身大汉,从刚开始的干劲十足到此时的满身疲惫,很难想象,日复一日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周师傅是何等辛苦。
周师傅也在采访中坦言:“回头看这六年,还是遇到不少困难与挑战的。”高淳养蟹基地虽多,但基础设施落后,防潮设施也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使用,水源水质、员工短缺等问题也不断困扰着周师傅,加上近年来疫情原因,之前占比较重的快递物流也受到严重冲击,螃蟹的销量也不如从前。尽管如此,周师傅表示他仍对螃蟹养殖业有着较高的期待。近年来国家对螃蟹养殖业进行政策扶持,推行规模化养殖生产,为养殖户们提供技术,提高产量。
高淳之景,在于山川湖泊,亦在这一亩蟹塘,品蟹之鲜美,忆高淳之景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56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