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师范大学数学院“寻迹古韵,传承发展”青州花毽调研活动启动

来源:大学生网报 华南大学 作者:李壮壮

山东师大数学院“寻迹古韵,传承发展”青州花毽调研活动启动

(本报讯) 为探寻青州花毽发展历史,保护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7月18日,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fly古韵”调研队走进青州市开展调研活动。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青州非物质文化中心,通过采访青州花毽传承人李贤臣老先生初步了解了青州花毽的历史沿革以及目前发展情况,在2011年,青州花毽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州花毽,源于春秋时期的“蹴鞠”,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承历史悠长。接着,在李老先生的介绍下,调研队员了解到青州花毽不同于全国各地的其他毽子,第一是在于青州花毽招式众多,共有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式,其中地煞七十二式是传统技巧,天罡三十六式则是近几代花毽传承人将青州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融入锻炼项目中创造出来的,包括童子拜佛双飞拐等八大绝招以及苏秦背剑大蹁马等传统八大招。第二是青州花毽表演时有特制的表演服和毽鞋,其中毽鞋的制作倾注了传承人们的极大心血,现在队员们看到他们穿的踢花毽的鞋是经过多次改进而成的,已经是第五代了。这种特制的花毽鞋为青州花毽运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青州花毽的价值。第三是青州花毽的制作工艺不同于一般毽子,青州花毽协会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根据工艺的不同将花毽分为三类:一般毽、比赛专用毽、工艺观赏毽。均为手工制作。花毽色泽鲜艳,甚是好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正是由于青州花毽传承人对于花毽各项工艺的精益求精,才使得青州花毽流传至今,成为人人可以练习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此次赴青州市的调查研究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让同学们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促进了青州花毽的传承于发展,而且增强了队员们的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为后期实践队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5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湖南师大马院23级思政一班团支部开展四月份团日活动

湖南师大马院23级思政一班团支部开展四月份团日活动团支书胡艳芳主持活动支部成员认真听讲(通讯员:张佳蓉杨一诺彭沁)为深…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最新发布

浓浓“药乡情”感恩义诊行 “药乡行”爱心服务团联河里王村村民组织义诊
“现在乡亲们的健康意识都提高了,每次义诊乡亲们的热情都很高,一大早就来了,今天这不也不例外。一会人会更多,所以我们早点来,要不忙活不过来啊。”负责义诊的王大夫一边准备着仪器一边说道,“因为这健康意识提高了,医院日常就诊的时候,得重病大病的比例降低了很多,…
烟台大学WE心系农社会实践队“自主设计自动灌溉系统”枣庄古井新村试点顺利完成
为切实解决普通灌溉用水量大、利用率低等问题,烟台大学WE心系农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枣庄市薛城区古井新村进行自动灌溉系统试点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13日,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WE心系农”社会实践队顺利抵达枣 …
广东学子走进越战老兵 耳闻家事叹
澄澈透明的蓝天,白云在悠悠打转。“芋浪”飘香,桉树成群而立,飞鸟一掠而过。博袍村的美景总是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7月15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赴博袍村国情社情观察团来到雷州企水镇博袍村进行了社会 …
我心中有一个梦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在暖暖的歌声中,“药乡行”爱心医疗服务团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完美的诠释了爱和梦想——在这个夏日,他们用爱心续梦。…
【三下乡】实践纪实:听说了“二维码” 爷爷奶奶乐开了怀
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而悠远。7月11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谷+乡”农村金融教育调研实践团继续前往太谷县范村镇东曲河村和田受沟村。东曲河村坐落在范村镇东,位于太谷县郭 …
【三下乡】实践纪实:充满泥土芬芳的山路才能留下脚印
从7月7日走到7月12日,从城市走到乡村,12名志愿者共走了山西省太谷县3个乡13个村,想了不曾想,做了不曾做,了解了不曾来过的乡村,步履不停,对“农谷+乡”农村金融教育调研实践团每个队员来说这是一场不同的经 …
【三下乡】实践纪实:上安村岁月中积淀 石亩村旅游中蜕变
清新的空气、甘甜的山泉、山里人的朴实与厚道牵动着我们前进的步伐,7月10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谷+乡”农村金融教育调研实践团来到了距离信息学院约28公里处的太谷县范村镇上安村和石亩村。一座山寨,一 …
【三下乡】实践纪实:大山深处的呼唤
蓝天白云下,树叶的清香、晨鸟的鸣啭,恬淡宁静自由和无求,这是一种只属于乡村的感觉。7月12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谷+乡”农村金融教育调研实践团来到了山西省太谷县侯城乡范家庄村、浒泊村。范家庄村位 …
【三下乡】实践纪实:11名90后大学生下乡纪实:金融调查 普惠乡村
眺望巍峨大山,呼吸清新空气,静闻鸟语花香,扶助贫困山区。7月8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谷+乡”农村金融教育调研实践团继续奔赴在“普惠农谷金融,志愿扶智脱贫”的社会实践之路上。比起昨天调研的村子,太 …
【三下乡】感悟收获:相遇 相伴 相离
7月12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谷+乡”农村金融教育调研实践团来到了太谷县侯城乡浒泊村、范家庄村。在这里,村民们与大山为伴,甘愿忍受寂寞,将自己的一生留在了这个人烟稀少的山区。我们在这里给人们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