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步入潮州木偶的殿堂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橘和柠

潮州铁枝木偶戏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铁枝木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行三下乡队伍成员于6月28日前往金石镇铁枝木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潮州铁枝木偶戏的发展历史和陈培森老师与铁枝木偶的渊源。

在前往铁枝木偶博物馆前,为了认识了解铁枝木偶与陈培森老师,我查询了一些资料。铁枝木偶又称阳窗纸影戏,是一门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主要流行于潮汕一带的民间傀儡剧种,演出时用木偶身上的铁丝完成操纵动作,这是铁枝木偶的最大特点。 铁枝木偶的偶头使用红泥塑成,晒干后烘烤定型,再涂上防水的颜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分,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在看到网络上的视频时,我被那活灵活现的木偶戏给惊艳到了,使我对铁枝木偶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金石镇铁枝木偶博物馆外观是看似普通的农村自建房,馆内却是别有洞天。一进门,我便被前方和左方的展柜里陈列着的精心制作的文创产品以及部分和陈培森老师“久经剧场”的经典木偶戏角色所深深吸引。博物馆右侧赫然是铁枝木偶文化的介绍以及对龙阁铁枝木偶团主要成员的介绍,据了解,这些成员均是陈培森老师的兄弟姐妹及孩子。陈培森老师说:“类似于铁枝木偶戏这种类型的民间艺术基本都是家族传承下来的。”

在与陈培森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在其十五六岁的时候,他会在课余时间去剧团打下手,协助安装舞台,并且观摩学习一些操作木偶的技艺。我不禁感叹,精湛的技艺都需要经过常年累月的苦学与练习才能得到,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感叹,在看到陈老师演示该如何去利用三根铁枝去操纵木偶,让木偶做出不同的动作时尤为深刻。 通过采访,我得知,在继承父亲的衣钵后,为了将这项宝贵的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记住这项技艺,陈老师已经连续七年在村里的小学进行义教。我认为,这是陈老师在用另一种方式将铁枝木偶戏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到潮州铁枝木偶戏。当我看到陈老师展示出一位曾经跟他学过木偶戏的学生制作的一系列以铁枝木偶戏中的角色为原型的表情包时,我发现,将民间艺术向外传承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非遗的保护方式。利用创新,跟上时代发展,将民间艺术打造成人们经常用到的事物,就跟表情包一样,让大家对这项民间艺术有了兴趣和初步了解,那么距离大家更加深入学习就不远了。

在博物馆内进行参观,我看着博物馆内的展柜里陈列着木偶,心中满是激动。博物馆二楼进门左手边是一辆26寸老式单车和一个曾经装着木偶戏团全副家当的铁皮箱子,那是年轻时期的陈培森老师与其父亲走遍潮安饶平,去到各地演出的出行用具。看着自行车上的痕迹,充满了年代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村里面的皮影戏老师,也曾是骑着自行车,载着一个大箱子到各个村里演出的情景。那时候的皮影戏,便是村里唯一的娱乐,每次有演出每家每户都会搬着小板凳赶到现场,热闹非凡。另外,展柜中的木偶相关的剧目,如:《孟丽君》、《段红玉》、《陈三五娘》、《八宝追夫》等,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剧目。我在看着一些现代的题材时,如:《葫芦娃》等等,我认为,这些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去观看、学习铁枝木偶戏。

夜晚,我随着队伍成员去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铁枝木偶表演,近距离感受铁枝木偶的生动,舞台上的木偶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样。舞台中的木偶在表演人的手中肆意飞舞再配合着表演人的说唱,这简直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59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沿黄社会实践队成员传承乡村振兴的青年使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为家乡代言,引领黄河流域的新风尚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相较于经济前卫区域,黄河多是以朴实无华的农耕闻名,更是孕育了华夏文明,乃中华文明之源。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推广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尽大家的青年之力……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响应国家政策,沿黄社会实践队密切关注特色助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社会实践队的线下调研也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发挥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沿黄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创造了哪些特色呢?我们将陆续跟随“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用特色助农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西邵红杏、吴坝大蒜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推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河南人民逐渐的脱贫致富,尤其是乡村。可惜天不随人愿,前几天的一场大雨,使许多地区……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吴坝油桃、台前西瓜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7月下旬,中原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演变成了祸及多地……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陕西板栗红薯、内蒙沙漠西瓜

直播经济对于缓解农副产品难卖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阿里、京东、抖音电商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纷纷在乡村开展新农人培训,通过人才……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7.18感悟
2022年7月18日,这是我在淄博市沂源县璞邱小学的教学的第七天。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教学就要结束了,而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今天的太阳升起的格外早,迎着朝阳我们前往早餐店,一路上满是劳动的村民们,和他…
桂花香涤尘且廉洁清正身
福州大学“寻梦清流廉村,传递清风廉香”实践队前往三明市清流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11日上午,福州大学“寻梦清流廉村,传递清风廉香”实践队在刘碧强老师、巫俊老师、苏毓民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参…
邻里 “手”望与邻里“守”望
化工青协开展“邻里‘手’望与邻里‘守’望”项目通讯员/周思雨张靖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邻里关系和谐发展,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六月中旬,社区治理团队以“邻里守望”为主题,分别…
观察衣食情况,感受家乡进步
观察衣食情况,感受家乡进步——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礼貌精神礼貌和物质礼貌…
重师学子三下乡:殚精启明智,润物细无声
离开校园,融入群众,扎根基层,关爱独居老人,为乡村事业舔砖加瓦。2022年7月12日—19日,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阳光先锋之安少怀老”实践团团,心怀满腔热血的投入到了重庆师范大学2022年暑期“三下乡…
环境保护我做起,共创美丽新农村
保护环境是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早有“不涸泽有鱼,不焚林而猎”的古训。在今天,我们更应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不仅要从我做起,还应发挥自己的力量呼吁身边的人也加入到保护环境是行列中来。…
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弘扬是践行
2022年7月17日,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赴厦门实践队积极开展“医路前行,健康鹭岛”社会实践系列活动,通过与红色历史对话,切身感受红色文化,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医学生树立崇…
探访初心实践馆,领略发展新画卷
--福州大学“寻梦清流廉村,传递清风廉香”实践队前往三明市清流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11日下午,在指导老师刘碧强、巫俊、苏毓民的带领下,福州大学“寻梦清流廉村,传递清风廉香”实践队来到长校…
青春进行时,始幼半月游
孩子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有些事情,让孩子们放手去做,孩子们完成地比我们想象地出色的多。今天上午,启航班的孩子一起用扭扭棒做发箍,除了老师需要帮助固定,其他的设计和编法都是孩子们自行设计,…
重师学子三下乡:青春向党,不负韶华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奋勇当先。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青年人扎根基层,2022年7月12日至19日,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阳光先锋之安少怀老”实践团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