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二师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我们共同成长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刘言

6月29日下午3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的支教活动正式开始,我与另外两名志愿老师随村委书记来到通城县石南镇樊店村樊店小学。正值盛夏,短暂而温馨的霏霏细雨将夏日的尘埃冲洗无余,树叶上的雨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片片矮矮的山坡叠青泻翠,抽穗的芒草在六月金风的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紧贴着仿佛冻僵的湛蓝的天穹。凝眸望去,长空寥廓。清风抚过草地,微微拂动我的头发,旋即向杂木林吹去。树梢上的叶片簌簌低语,狗的吠声由远而近,若有若无。每当回想起在樊店村的支教生活,便是这些在武汉中心难以一遇的美好风景接踵闯入脑海,清晰得仿佛可以用手指描摹下来。除此之外,刻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的,还有孩子们稚嫩可爱的面庞,清脆悦耳的朗朗书声,甚至连他们围绕着我时的温度,我似乎至今都还可以感受到。这是段美好难忘的时光。

樊店小学位于湖北、湖南与江西三交界,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较差。因此愿意在此长期授课的老师较少,除了几位本地的老师,大多教学不过一年就离开了。所以,作为一个只来不到一个月的支教老师,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为时间短就有所懈怠;相反,正因为时间匮乏,我更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孩子们,不负孩子与家长的期盼,也不枉村委工作人员与校长的全力关照。在七月四日正式开始教学之前,我与其他两位支教老师做了充足的准备,将PPT教案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我们带了地球仪、地图、彩笔、画纸、吉他等物品以提高教学质量,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日记本等部分学习用品。

犹记得第一天上课,同学们都非常地积极。我们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教室,但教室里已早早坐满了学生。看到我们的到来,孩子们都乖乖地回到座位上,端正地坐姿让我想起了我小学时候的模样。他们静静地看着我们,眼眸清澈,似乎可以从中看到某种希望。课堂上,孩子们十分活跃,对于老师的提问,他们每次都可以准确地回答上来。其认真与用心无不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如同粒粒预备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期盼着能够靠自己支撑起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天空。

“老师,我写了两首诗,给您当礼物!”一次课间,有位同学拿来自己写的诗赠予我。“今日早时去上学,忽然听见鸟在唱。一看竹林美如画,鸟儿的歌声美如人。”看着其以青涩的文笔作的仿古诗,我内心十分高兴。在她上课时,我又仔细地将诗歌读了一遍又一遍,考虑可以修改的地方,然后找课余时间与她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这位孩子的内心极为细腻,想象力非常丰富。在她充满童心的想象力的熏陶下,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

当我第一次拿出吉他时,他们表现出十足的惊喜与好奇。当意识到某些在我看来如此平常的东西对他们而言却是如此陌生且新鲜的瞬间,我感到了一阵酸楚,看到了区域间教育资源与水平的差距,明白了缩短城乡差距的伟大事业任重而道远,也实实在在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肩负的社会责任。此外,我也意识到我对这孩子们的了解是如此浅薄,这种浅薄的认知让我决定不再局限于自身的短浅视野,而是去同孩子们打成一片,真正地融入他们;去他们的住所,与他们与他们的家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课后与孩子们的相处与周末的家访,我知道了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去了外地工作,平时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有的家境并不理想,但看到我们的到访,还是倾其最好的条件来招待我们,我感动之余也十分难受。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还去了一位老党员的家中。老党员非常热情,跟我们讲了许多其在军营和作为知青上山下乡时的往事。党员爷爷虽已是杖朝之年,但精神矍铄,口齿清晰,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感。在我们准备离开时,爷爷跟我们嘱咐了很多话,说我们来支教非常了不起,称我们是未来的希望,希望我们以后能继续努力。听了爷爷的故事和嘱咐,我深深体会到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复兴之魂的重大意义。

在家访结束后的回程中,我缓缓穿过轻轻田地,擦过尖尖麦芒,脑海中不断想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不断思考作为一名老师能为我的学生做些什么。

我以支教老师的身份来到这里,但其实学生们也成为了我的老师,教会了我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我非常感谢孩子们。我与孩子们的年纪平均相差十岁,不久后他们也会成为我们,发展农村经济、文化与教育,缩短区域、城乡的各方面差距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孩子们在未来会越来越好,也相信在一代代人的不断奋斗征程中,我们的国家会变得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62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时已过半,我们心心念念
“缘起性空。缘会则生,缘离则灭,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我们今日相聚一堂,可谓五百年修得同坐一条船;但我们坐在同一间教室上课这件事,以前不存在,以后也不会再有,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我们一同努力,…
二师学子三下乡:感动的背后是汗水的付出
炎炎夏日的阳光总是热烈率性地直射在人们的身上,就像小朋友们的感情总是真挚热烈地传达给你。7月11日开启了第七期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第一天支教生涯,初次来到仙桃市西流河镇中小村,首先迎面而…
重师学子三下乡:创意手工,助力实操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探索求知的一个途径,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活动。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爱之名,共同成长
为培养新时代青年人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促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6月2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联合咸宁市通城县“希望家园”活动,派出九支小分队分别于关刀镇、麦市镇向阳…
湖北学子三下乡:重视安全教育,守护孩子成长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14日电(通讯员费缵)为强化学生暑期安全意识,减少小学生安全事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沔城镇古柏门村部进行了暑期安全主题教育。志愿者们主要从溺水事故…
“不忘初心跟党走,力行实践耀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6月17日讯】(通讯员:谭俊宇)——水利学院“不忘初心跟党走,力行实践耀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2022年6月1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不忘初心跟党走,力行实践耀青春”党史学习实践队进行了有关…
青农学子三下乡:趣味小实验,科学大发现
7月18日,是“锌”火相传实践团队在德州神头支教的第六日,当天上午,我跟随团队成员去龙腾学校六年级支教,团队成员为学生们讲解趣味小实验,利用植物油、小苏打、色素等安全无害材料制作“香草冰激凌”,激…
“携手体育锻炼,与健康同行”的暑调报告
“携手体育锻炼,与健康同行”的暑调报告□孙海东(生命科学学院2004班)摘要: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人们希望能从居家隔离走到阳光下,与体育锻炼来一场邂逅,从而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据资料显示,大部分…
材料学院“情暖夕阳,爱在社区”实践服务团赴合肥市芙蓉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响应市政府居家养老活动的相关精神,7月中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实践服务团队以“情暖夕阳,爱在社区”为主题赴合肥市芙蓉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周泽宇队长的带领下,深入芙蓉社区…
重师学子三下乡:喜迎二十大,为祖国献花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之手工制作课为了激发徐家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的创作乐趣,提高小朋友们创造美的热情,2022年7月18日上午9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