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朝就记载有裴明礼“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的生财诀窍,也有长安西市坪行南“窦乂买坑”的有趣故事。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概念以来,全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乡风乡貌得到了极大改善,而生活垃圾的处理是建设美丽乡村中的重要一环。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还能拉动经济增长,助力乡村经济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春行”垃圾分类实践队聚焦乡村垃圾处理,探索宜居乡村治理方式,以期为完善乡村垃圾处理路径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团队成员采取“线上+实地调研”的方式展开工作。
2022年7月15日上午,调研队伍到达尚义县附近的十三号村。从县城到十三号不到二十分钟车程,进入村内,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街道,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屋檐,和村民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个曾经的空心贫困村通过发展以窑洞客栈为主的乡村旅游,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走出了一条山区贫困村脱贫致富新路子。如今的十三号村通过垃圾分类处理,一改脏乱差的面貌,以自信、包容、热情的姿态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展示着自己独特的乡风乡貌。
调研队伍首先来到村委会,遇到了青年干部吕主任,通过介绍信向吕主任说明来意后,吕主任热情地接待了调研队员,对队员提出的问题做出耐心的解答。
通过和吕主任的交谈采访,队友了解到,近些年十三号村的垃圾处理主要是采用“村民分类—乡回收—县处理”的模式。在调研小队来的路上就看到,几乎每一个居民垃圾投放点都并排摆着“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几类。吕主任还介绍到,发展旅游业,向游客呈现一个整洁的乡村环境非常重要。虽然近几年因为疫情,旅游业较为萧条,但是在政府宣传以及村委会的鼓励下,村民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并未减弱。对于频繁进行的核酸检测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吕主任解释到,村里每次做核酸都是县医院派人过来,做完之后他们会将医疗废弃物打包带走,回县城统一处理,因为村里的垃圾处理水平还不能消化医疗垃圾。
采访结束后,吕主任热情地带我们到街道上参观并采访村民。由于正值上午,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在田地、施工处干活,剩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因此,调研队员遇到了张爷爷。
张爷爷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党员。采访中发现,张爷爷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是比较强的,日常生活中他会将厨房、客厅、卫生间产生的垃圾进行严格区分,其中客厅产生不可回收垃圾时会单独处理。但和村里的其他老人一样,张爷爷偶尔也会遇到不知道垃圾类别,扔到哪里的问题。对此,张爷爷的女儿张女士对调研队提出建议:可以在垃圾桶上添加具体明了的垃圾类别标语,让村民扔垃圾的时候一目了然。队友们觉得这是非常不错的建议,在随后的行程中,调研队员准备好了提前打印的提示标语,贴在了几个比较醒目的垃圾桶处,希望这样可以真真切切地帮助村民做好垃圾分类。
调研队伍又采访了几位村民,他们大多具备一定的垃圾分类意识,但会和张爷爷一样遇到不会分的问题。
采访完几位村民,已经到了中午,调研队员正准备去附近解决午饭,张爷爷热情地留住我们,一家人用丰盛的午饭接待了调研队员和吕主任。餐后调研队员们亲眼见证了张爷爷在家细致的垃圾分类过程。稍作休息后,调研队员在下午两点半出发寻找最后一位访谈对象—清洁工人,由于清洁工人正在辛勤工作,队员们只问了些简单的问题,并请清洁工叔叔填写了问卷,以便于后期整理。
傍晚时分,吕主任邀请张爷爷一家,带着调研队伍去村史馆参观。村史馆承载了太多红色的回忆,村史馆内珍藏的一件件物品,见证了十三号村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一代又一代的十三号村民用他们满是裂纹的双手将土地艰难开垦,正是这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叩石垦壤,挖山不止的意志带领着村民不断走向富足,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代代相传,才造就了如此美丽幸福的十三号村。最后,全体调研队成员在村史馆门口进行了合影,本次调研就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63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