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承鲁韵行,文化新发展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10日电(通讯员薛永)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术界、理论界、文艺界纷纷对外发声,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山东省中长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也明确指出“山东要充分利用山东丰富 的历史资源,扩大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的教育目标,因此,为推进齐鲁文化在山东省属高校中的融合,为省属高校本土化特色的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和策略,促进省属高校教育改革,加强对省属高校齐鲁文化的素养和对外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号召,推动齐鲁文化更好的对外发声。为进一步讲好“齐鲁故事”,曲阜师范大学齐承鲁韵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分别前往各地中小学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山东高校内齐鲁文化的传播情况、各校学子对齐鲁文化的了解认知情况,以便因地制宜的为齐鲁文化的传播提新的建议。
了解文化根源
6月25日实践队成员开展第一次线下会议,经过讨论最终确定齐鲁文化传播社会实践主体。通过网上资料的查找、结合自身所学、并向老师请教,我们了解了齐鲁文化的根源。齐鲁文化有三个来源,其远源是东夷文化,近源是周文化,夏、商文化则介乎二者之间,它们都对齐鲁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早在东亚文明开辟鸿蒙的时代,地处黄河下游的齐鲁故地就是当时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东夷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此后,又和中原地区的古羌人、古戎狄人相互融合,携手共进,共同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孔子曾在这里删《诗》《书》、修《春秋》、首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三干,贤人七十二”,遍布全国各地。齐鲁学风,弥漫华夏。由于孔教文化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因而历代王朝,无论是汉族地主阶级专政的所谓正统中原王朝,还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建立的各式王朝,无不以“尊孔崇儒”为宗旨,从而使得曲阜终于成为文物荟萃之地。今日依然辉煌壮丽的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不仅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文化的珍宝,更是齐鲁文化的骄傲。
初探高校文化
在暑假中,实践队成员分别前往了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莱西第一高级中学、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初级中学、青岛西海岸新区弘文中学等各山东高校,进行校外采访和问卷调查。在我们的采访者中有高校的学生、有来接学生的家长、有在校任职的老师、有学校门口的安保人员、也有经过学校门口的路过人员。对于我们所问的:“您平常会和家人朋友讨论文化的话题吗?在生活中你阅读关于齐鲁文化的书籍吗?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在科技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你感觉我们的齐鲁文化发生的变化大吗?”等各种或深或浅的问题,我们的得到了许多不同的回答。
文化现象解析
将我们采访所听与问卷填写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我们可知即便是从不讨论文化有关话题的人,对齐鲁文化也有一定了解,这体现了出我们齐鲁文化的普及和传播的广度及深度,也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对文化的重视。我国一直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对文化强国的内涵认识,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不断深入向前。通过我们的了解,我们发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对于齐鲁文化形式、齐鲁文化传播形式的认知还比较固有和片面。这也体现出我们所作的文化工作的缺口和漏洞,那就是文化创新,对文化创新的传播力度不够。
创新文化发展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齐鲁文化想要像源头活水一样不断散发出生机与活力,就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推动齐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思想营养和实践智慧、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文化基因,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下去,传播开来。我们要让人们知道,阅读儒家经典、走访文化遗址、聆听文化讲座是传播文化、体味文化,欣赏如《唐宫夜宴》、《水月洛神》等国风舞台、创造使用国风产品也是在享受文化,活用文化,近距离感受文化,也是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传播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6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