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大水泊镇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及民间习俗打造的特色发展道路, 7月18日,“经心筑梦”实践调研团来到大水泊镇耕读小镇,在天福山书院李林教授的带领下走近特色乡村学习发展路径。李林(首席专家一国学书院),清华紫光教育机构首席国学专家、北京大学“国学与领导力”课程班讲师中国国家画院学术讲师。“经心筑梦”实践调研团在李林教授的介绍下,详细参观了耕读小镇。通过李林教授的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四年的时间里,这里汇聚了20多名国内外知名博士、教授、专家,吸引400多名高层次人才作为“新村民”入驻,通过六项举措:“阳光工程”、“首席专家制度”、“一村一品”、“社会文明实践”、“诚信体系建构”、“志愿者组织建设”打造出近20个风格迥异的特色村,在提升村庄颜值、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新文化、新风尚。2017年,大水泊镇独创“阳光工程·首席专家制度”,直接面向全国广纳不同领域乡村振兴高端人才,通过双方协商和调研,再深度介入每个村的发展方向,给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所能、大显身手的舞台。 此外,李林老师告诉我们:“农村也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比如说生态,空气,农业,产业。所以你看我们这批新来的专家。他们主要是用文化来振兴村镇。这些过惯了城里生活的人,可能有一种极大的反差。中国人是一个崇信的民族,见到土地就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即使生活在城市里,也在阳台上或者下面种点花,开辟一片小菜园。这是一种民族的情结,所以我们这边就在想,能不能唤起人们的这种情结。重新跟大地产生一种亲密的勾连。再把这边的硬件做的好一点。”表达出学者心中的田园乡情以及为何要振兴乡村。为让首席专家真正融入村庄,深度参与每个村的发展,大水泊镇确立一村一名首席专家、一村一个发展路径的路子,最终实现“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目标。用制度保障吸引人才,用优质服务留住人才,用尊重与真诚保证人尽其才。随后,李林教授带领团队成员观摩耕读小镇的同时为团队描述了一幅诗意的山水田园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他向实践团表达了一番读书人内心的田园愿景与田园梦,田园诗派的形成与由来,古人崇高的理想,晴耕雨读。李林教授表示,现代农村呈现老龄化、空心化形态,中国每天都在消失若干个村落,以前炊烟袅袅的小村落,现在很多都彻底不见了,所以打造耕读小镇的出发点也有给村落注入新鲜的血液,把人工恢复自然环境先做好,做好之后本地的人才会回流进来,才会具备投资、创业的功能。他介绍说,现在小镇也有八零后来创业了。在游览小镇中心的过程中,实践调研团遇到一学慧夏令营,并与他们一起参与李林教授题为“在庙堂与山林之间”的主题讲座,相互讨论学习。李林教授从读书人的“庙堂”到另一部分志不在此人士寄情于山水的对比,引入了当地政府长期不懈努力的时代意义。面对困难时一定是同仇敌忾,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园区正是利用这一点,大力的发展乡村振兴,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样板,在将来,让乡村成为一个精神家园,不管是出于健康的需求、生态品质还是行为,在乡村人们可以更多的找到所谓的人情。最后,李林教授鼓励团队作为高校学生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不要过分的让外界侵害了自己的灵魂,利用手里的“正义之剑”,让国家兴旺发达。从国家的发展来看,历史是在不断进步的,生活在现在的我们都非常幸福,搭上了历史的便车,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每个人都要把我们的精气神奉献给这个国家,大家一起往上攀登,这个国家才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远的未来,乡村会成为一个奢侈品,会吸引人的生命。在像李教授这一部分已经留住的人的导引下,先将乡村面貌恢复,为人们留存住新的精神家园,那个时候乡村振兴才是真正的有希望,才能用创造与耕耘滋润乡村,用文化与教育点亮乡村。(万祎睿、滕姝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65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