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的发展情况,为乡村发展提供借鉴方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岭越乡村振兴服务队于7月11日去到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增坑村调研,开展实践活动,助力河源乡村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 “ 中国最小畲寨 ” 之称的河源市和平县东水镇增坑村,帮扶单位和村 “ 两委 ” 积极谋划,通过探索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好根基、铺好道路。
增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小卫介绍,近几年来,增坑村党支部围绕 “ 打造特色村寨 ” 的主线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实现了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度融合,走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路径。蓝小卫告诉志愿者们,对于村里的建设,增坑村的党员敢于亮明身份,起到带头作用。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村庄要发展,都难免涉及土地使用问题。当涉及个人的土地问题时,增坑村的许多党员优先把自己的土地让出来,带动了其他村民一起参与乡村建设。更令增坑村民津津乐道的是,村里还引入了 “ 为村 ” 云平台。蓝小卫说,增坑村将党务和村里的其他事务都放到了平台上公开,有了这个平台,村民通过手机就能知道村里每天的动态。刚引入 “ 为村 ” 平台时,很多村民都不了解。为动员群众积极利用 “ 为村 ” 了解党建事务、共同参与村庄建设,党员主动带头在平台上点赞、留言、提建议,同时把家属也带动起来,再一个个教会村民使用。
蓝小卫说,“ 为村 ” 的运作不仅让村务更公开透明,也畅通了村 “ 两委 ” 跟村民的沟通渠道,村民在平台上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和意见,村 “ 两委 ” 看到信息后便及时回复和解决问题。比如,增坑村的自来水是从山上引下来的,遇到雨天难免存在浑浊的情况,有村民反映了饮用水问题后,村里通过安装过滤装置,及时解决了这个民生问题。一大产业,让家家户户都能增收在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如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去年 11 月,河源市制定印发了《河源市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提出十条硬措施,同时允许各地有效试探。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7月9日上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越乡村振兴服务队前往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墩头村访谈老党员,挖掘红色故事,聆听奋斗故事,追忆奋斗初心,传承党员精神,并与老党员交流当代大学生的迷茫困惑,倾听老党员同志给当代青年的希冀和教诲。通过向村委会进行的了解,志愿者们找到了村中的革命老党员,有一些党员虽然已经年岁已高,甚至连说话都说不清楚,可依旧尽自己最大努力向我们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在探访过程中老党员们还不忘鼓励我们,大学生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今天的探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乡村退休老党员的精神风貌,老党员用自己的一生坚守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行动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听着老党员们的艰难经历,对比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心里感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感受到老一辈党员的坚毅精神,更应该要时刻肩负起民族复兴和国家复兴的重任,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诺言,以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扎实的作风对党起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行走在田间地头,停留在村民心头。”在和平县墩头村,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越乡村服务振兴队通过实践的方式,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从书本走向实地,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其中包含关爱留守儿童、慰问老人、党史宣讲、趣味游园会等多个项目。将传承党史故事的理念融入宣讲中、将志愿服务与关爱留守儿童高度融合。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号召同学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在“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田野上挥洒青春的汗水,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书写靓丽青春故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67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