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红色足迹,探红色文化发展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作者:杜潘

学史力行,争做新时代新青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暑期党史学习实践队第六日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2022年7月6日,实践队队员杜潘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达西村,经过上网查阅,了解到达西村而在1978年以前,达西村却是以贫困落后闻名。达西,在维吾尔语中就是“盐碱地”。而如今经过国家扶持,政府带动发展,现在的达西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穷苦落后小村,而且在新疆也是声名显赫:已有“南疆第一村”、“新疆知名村”的美誉。于是实践队队员杜潘便决定实地参观达西村并采访达西村村民,听听他们口中的达西村发展。来到达西村,整洁的街道,坐落有序的建筑,鲜艳的民族特色文化,和谐的生活气息,随处可见的发展标语和民族团结展画,这些都让人眼前一亮。如今经过一番发展,达西村已经脱贫,奔赴在小康道路上,还开始了旅游业的发展,一年比一年的游客多,一年比一年的经济建设好。达西村经过基层党组织的带领,村民们团结一心,发展经济建设便开始扎实行动起来了。2005年以来村子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全村人高兴,于是经过讨论,决定让村党书记买买提·沙吾尔同志代表全村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向党中央汇报达西村的情况。随后胡锦涛同志给全村居民们回了信。2009年6月,习近平来到达西村考察基层党建工作。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讲到了达西村的村训——“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消息传来,村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总书记写信,汇报5年间村里的变化。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达西村回信,强调兴疆稳疆,重在基层。在达西展览馆里,实践队队员杜潘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被安放在展厅里最醒目的位置。句句都充满了对达西村发展的殷切希望。站在回信前的她感悟颇多,即使是时隔多年的她再读这封信也依旧能感受到字字所带来的力量。

参观达西村完,杜潘便开始对达西村村民的采访。被采访的人是达西村的常住居民——买吾兰江,经营着一家打馕店。

杜潘:达西村在建成前是什么样子的?

买吾兰江:当年,达西村没有一条林带,没有一块田,土地盐碱严重的很,沙尘暴啊那些也多,只见播种,不见粮食啊,大人饿着肚子唱歌,巴郎子光脚在地上跑,生活太苦啦。村名吃粮食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全村一大半都是贫困户,日子嘛难过的很。

杜潘:达西村建设期间内都遇到过哪些困难?

买吾兰江:当时啊,说要发展但是怎么发展嘛,啥都没有,村干部有一半多都是文盲更不用说村民了,那个时候一块馕都要掰开吃好几天。那个时候风沙也多,说个话嘴里都是沙子。家里面电视啥的家电这些都没有,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过。

杜潘:达西村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您觉得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买吾兰江:那还用说嘛,肯定是党!没有党中央,没有基层党支部,我们哪有今天的这么好的日子。村党支部带领着我们发展集体经济,挖排碱渠、种防风林,村子才一步一步绿起来。村党支部还带着我们科学种植,给我们传播很多科技知识,我们才学会了科学种田,政府给我们推广了优质高产高效品种,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推广节水节本滴灌。当时还涌现了一批发展特色产业、传播科技知识、树文明新风的骨干队伍。当时政府还大力扶持了我们的教育这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真的还是学文化好,亚克西!

杜潘:当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买吾兰江:我太开心啦!我就感觉党中央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们,关心着我们,习总书记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决不辜负习总书记的嘱咐。天天给我的孩子讲习总书记,讲党中央,真的太开心了,我为我生活在达西村,跟达西村一起进步而感到光荣,哈哈哈哈。

杜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达西村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买吾兰江:我们的村决定了,要瞄准市场、发挥优势、调整结构、稳棉增畜扩林,做大农家乐、发展旅游业。同时更重要的是将我们达西村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文化、教育、培训为一体,将我们的达西文化与旅游结合在一起,丰富我们达西村的文化内涵!

杜潘:那我们一起期待达西村的更好发展吧!

经过这次的采访,实践队队员们学习到很多,红色文化就在人们的身边,人们不仅要学习更要学会创新化发展,将党史教育落实的各个地方,通过实践来更好的宣传红色文化的学习!总的来说,今天的实践到此为止啦!

至此,“学史力行,争做新时代新青年”党史学习实践队第六日实践活动也顺利完成,带着对革命前辈们的敬意,实践队队员们对明日的实践活动充满了信心。

指导老师:栗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7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艾草的医药价值心得体会
三下乡心得经过了几天的实地考察和学习之后,我们的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经过此次活动,我收获颇丰。所谓实践出真知,这次的三下乡之旅,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
城市艾灸馆寻访记心得体会
三下乡心得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根本任务,;知识和学问不过是伎俩、办法,通过这些才干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学问应当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确定。”这表明智慧与实践是永久分…
参观烈士纪念堂,缅怀先烈纪念党
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革命”这个词语,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今天的参观让我们血液再次沸腾。7月11日,走进泰安烈士陵园看到十分庄严的大门,泰安市烈士陵园几个金黄的大…
走进艾草心得体会
三下乡心得体会盛夏的七月,刺蛰的阳光倾斜在一群朝气蓬勃年轻人脸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怀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我们的智慧与实际行动进行着生物与食品工程学…
艾草宣讲心得体会
三下乡心得体会我很荣幸参加暑假“三下乡”活动,这是我人生一次的下乡社会实践,本次我们队的活动主题是了解艾草相关内容,社会实践给我们这些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经过这次体验,让我涨了…
岭师学子“三下乡”:鉴赏音乐之美
岭师学子“三下乡”:鉴赏音乐之美通过四天的相处,“破茧逐梦”实践队已经和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今天队员们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音乐课。音乐对人的素质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培养人的问题上,音乐…
探红色文化发展,寻未来发展方向
学史力行,争做新时代新青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暑期党史学习实践队第六日实践活动圆满完成2022年7月6日,实践队队员杜潘来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达西村,经过上网查阅,了解到达…
中南大学三下乡:支教科普+劳动体验,探索乡村振兴道路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青春是人一生中最闪耀璀璨的年华,也是最需要奋斗的年华。2022年7月,由港澳台学生和内地学生共同组成的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益口吐司”实践团队从长沙出发,来到湘赣边界的…
传承红色文化,我们一直在!
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牢记青年使命,当代中国青年势在必行!2022年7月19日,岭南师范学院“点点星火”实践队走进广州起义烈士墓园,了解和缅怀烈士的光荣事迹,传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首先,他们一…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斗力量
2022年7月6日早上,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赓续红色血脉,接力帮扶使命”实践团来到重庆市垫江县红军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红军院位于垫江县桂溪街道迎春社区。它曾是垫江县抗战老红军的居所,现在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