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针对三星堆博物馆的实践调研

来源: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杨晨誉 马青雨 王佳玄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计划|数字化促进四川省博物馆群文化旅游资源继承发扬

——针对三星堆博物馆的实践调研

2022年7月16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暑期实践团来到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进而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博物馆,一览数千年,于静默中诉说着沧桑与繁华。进入当前新时代,我国博物馆建设不断走出新路径,借助数字化在后疫情时代突围,走出了文旅资源传承发扬的新路,也走出了文化产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路。近年来,博物馆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环境下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在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中,四川省博物馆群紧抓数字技术新产业革命的新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主动求变,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不断突破自身限制,不断自我审视、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在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发扬和文旅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新成绩,提升城市的人文价值,促进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

基于此,结合团队高原老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黄河流域博物馆旅游时空模型构建与应用”与教育部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文化旅游时空认知分析及演变模式研究”,2022年7月16日,“西北大学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暑期实践团队”以数字化最为典型的成都博物馆为发端正式开始了调研活动,旨在为数字技术助力博物馆旅游路径创新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实践探索。

三星堆博物馆,地处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是国内鲜见的大型、现代化遗址博物馆。调研中发现,顺应大博物馆时代所承载的文化传承使命,三星堆博物馆从重视“物”的“收藏”、“研究”,逐步转向重视“与游客沟通”,充分考虑游客的“博物馆疲劳症”,无论外观造型还是内部陈列,都突破了传统历史博物馆的格局,多方面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将知识性、观赏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有机融合,使游客沉浸在一种现代与古代对话的美感之中。

作为三星堆博物馆的主体馆——综合馆是团队调研的首站。综合馆全面系统地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 “雄踞西南——古蜀2000年的沧桑史”;“物华天府——三星堆的农业与商贸”;“化土成器——三星堆陶器”;“以玉通神——三星堆玉石器”;“烈火熔金——三星堆冶炼”;“通天神树——古蜀人智慧与精神的象征”六大板块为我们展现了古蜀地区的概况与发展史。

继而,队员们前往馆中最具特色的开放式文物修复中心探索背后的秘密。在博物馆讲解老师的指引下,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了解了文物的存储、修复过程及技术方法。此外,修复中心的展示区还展现近期最新文物修复保护成果,让观众沉浸式现场观摩文物修复师修复文物的同时,共享三星堆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青铜器馆。作为蕴藏中国最广大祭祀礼器的博物馆,以递进式的六个展厅向游客全面描述了古蜀地区青铜器发展的全过程。这里以青铜人首鸟身像为主体标志性雕塑,辅以大型铜质浮雕背屏,通过连续递进的场景组合,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的青铜雕像群及一批古蜀青铜神品重器。

在博物馆讲解老师的引导下,团队成员观察到诸多细节,如玉圭带有的统一孔形,古蜀与殷墟地区相近的陶器,都改变着队员对于古代巴蜀地区相对封闭,与中原文明联系较少这一认知,同时也证明着三星堆文化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每一件文物都在默默的述说着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悠长迷人的古文明。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参观调研中,团队成员显著的体会到数字技术对于三星堆博物馆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主体两大馆——综合馆和青铜馆中,各有一个大型数字展台,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古蜀的发展概况和历程以及古蜀地区青铜器的发展史,借助数字动画,实现了情景的再现,全息投影的应用,也为展出披上了数字科技的外衣。走进修复中心,文物储存区通过数字控温来使得文物达到标准;文物修复区随处可见的大屏幕以数字动画的形式为我们还原了修复的过程,游客可以近距离观摩,同时也可以通过显微镜等设备进行模拟复原操作等。与此同时,博物馆还通过数字互动交流墙在文物的修复保护上征集意见、创新举措。

三星堆博物馆将数字化应用于IP开发,走出博物馆发展困境,展现出了强大商业价值。2019年以来,三星堆博物馆围绕着丰富的考古文物展开了IP开发计划,确定了4个发展方向。目前,三星堆IP已然成型,在数字化的加持下,从设计到传播均展现出强大的商业价值。其中典型的便是数字化生产,博物馆结合3D打印,通过对三维数字模型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完成古文物3D实物模型1:1打印,用于展示参观、讲解宣传的同时,也进行着市场销售推广。博物馆讲解老师还介绍,三星堆博物馆积极探索如何借助VR/AR技术提升游客观展体验,并将在明年开设的新馆中加以推广和普及。“不想只做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在IP发展愿景中也提到,计划打造以三星堆文化为核心,以遗址公园为基础,集遗址观光、考古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主题文化旅游区,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旅道路。

文化是博物馆力量的根基,数字化是博物馆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团队成员在对三星堆博物馆的调研中深刻体会到了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创造与推动作用,见证了一种新的生产、展览、推广、应用的博物馆数字化路径;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将数字技术与文化深度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持久永续发展,以文化得效益,以效益促发展,促使博物馆在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进而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在此次的调研中,队员们对以博物馆为典型的文旅产业发展突围有了新认识,把握好数字化的方向和趋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文化旅游资源的展示、营运模式,对文旅资源管理模式创造性转换、创新型发展至关重要。队员们会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利用所学知识,为文旅资源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74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遵义会议在党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精神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七、八次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祥)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11日电(通讯员汪祥)2025年3月6日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在开学后,回顾过去的六次工作,并且预祝后续工作顺利10月15日,星火遵忆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宣讲…… 汪祥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工大学子返乡,“我把工大带回家乡”宣讲引热潮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0日电(通讯员刘锦睿)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号召,赴安徽省濉溪中学对母校学生宣讲工大风气。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最新发布

巢湖学院“∞”课堂教育服务关爱团队赴官圩社区进行工作沟通并开展第一课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拓宽农村儿童知识面,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帮助,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课堂教育服…
【深入探究盐碱地发展痛点 助推企业发展新格局】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许多社会问题亟需解决。其中盐碱地治理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土地问题的重中之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深入了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
武汉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 筑梦青春未来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曹天恺)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为今后支教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中小村对班上的刘同学…
“三下乡”心得体悟:心怀希望,同心筑梦
“突-突-突”,伴随清晨的阳光,前往恩施站的高铁缓缓向前驶去,我踏上了赴湖北恩施大河镇两河小学支教的旅程。坐在靠窗的位置,感受着不同于城市高楼的小镇风光、高山峡谷,原本因为赶车睡意满满的我顿时兴…
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
虽然这是一个夏日炎炎的暑假,但这个暑假过的十分有意义,因为很荣幸并且很高兴的参加了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手拉手实践队组织的暑期支教活动。成为2022年暑期支教志愿者中的一员。即使是因为疫情影响未…
科前公司疫苗制作车间初体验
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武汉科前生物有限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生产车间,深入了解疫苗的生产过程,为理解生产中所包含的科学技术以及未来职业的选择,并在下午进入产品外包装间亲身见证疫苗贴…
巢湖学院“∞”课堂教育服务关爱团队向阳社区第二课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拓宽农村儿童知识面,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帮助,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课堂教育服…
塘边小学绘画比赛
今天是三下乡的第十天,我们组织举办了绘画比赛,并且将比赛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团扇和绘画两个项目。他们在教室比赛的时候,我们在外面画画。但是从其他老师那边得知,他们画的很认真。团单的绘画主题是…
弘扬法制精神,呼唤时代担当
2022年7月5日至7月10日,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微光计划普法实践团队先后在常熟市尚湖镇新裕村、湖镇村村委会、新巷村村委会、新鑫村村委会以及鸳鸯桥村村委会开展普法活动,以贴近日常生活为中心,结合《法律援助…
感受扎染之美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已经是实践支教的第11天了,转眼之间已经逐渐接近尾声。早上老师们到了教室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前一天孩子们做的扎染的作品,大家一起看了看成品展示效果,出乎我们的意料最终效果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