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韵实践团:武当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万仟仟

2022年7月3号武韵实践团为了更近一步地了解武当文化与武当文创,所有队员一起前往武当山,每个队员都亲身感受武当山来自内心的文化。

我国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武当山古建筑群便是这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武韵实践团队坐汽车来到武当山脚下时,就感受到武当山建筑的威严,武当山传统的建筑庄严而肃穆,随着武韵实践团慢慢向山上前进,武当山内部的秘密逐渐向我们展开。

武韵实践团在参观时发现武当山现存古建筑在布局、规制、风格、材料、工艺各个方面都保存了历史的原状。宫观建筑自成体系,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这里面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科技内涵。尤其是明朝永乐皇帝御赐的金殿,更是当时的建筑科技巅峰。

在去金顶的路途中武韵实践团遇到了一位当地人,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武当山与建筑有关的知识,他说:武当山古建筑在整体的格调与制作形制上,都严格的遵循了古代宫廷法式,在木作艺术上还吸收整改了很多处南北交界处的地域风格,除庄重之外,也使武当山多了一些趣味。最有名的金顶就是由工部在北京铸就,然后运输到武当山组装,这些模式都可以看出古代宫廷法式建筑的严谨风格,这种古代的工艺精湛细腻,严密规整。

不管是在武当山山脚,或者半山腰,都会发现许多文创产品在销售。武当文创产品是每一个游玩武当的游客必买的一个纪念品。有幸武韵实践团也采访到了这些开文创店的老板,他们说他们开武当文创店,一是为了养家糊口,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为了将武当文化通过这些文创产品传播出去。他们大多数都是生活在武当山的居民,世世代代都在武当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是最了解武当文化的人,他们不希望来武当游玩的人,在回想今日游玩之时只有照片能回忆。这些文创产品小巧精致,实用性高,方便携带。拿回去也可以纪念一下,回忆来自武当的文化热情。

实践团队员发现在展柜中,以武当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为基础,融入观赏性和实用性元素,结合市场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可谓是琳琅满目:“道通天地”系列茶具、“我爱武当”系列鼠标垫和拼图、“福寿康宁”系列杯垫和香包、“武当小道童”系列纸巾和玩偶、“道”系列手机壳等等。盘扣等纯手工艺品。看得我们的队员眼花缭乱。他们将武当文化与现代生活充分有机结合,这既增加了武当文创的趣味创意,又可以把武当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即兼具了实用性又有观赏性。还有许多挂在高出的武当文创服饰,有改良的武当汉服,还有一些休闲服饰,兼具了道家文化与现代元素,还有武当元素的刺绣。

说起武当大家脑袋里最开始浮现的的就是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是一种优秀的区域文化,是武当山地区精神文明代表,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数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武当山一道特有且独一无二的风景线。我记得武韵实践团刚到武当山山脚就听到了呼呼哈嘿的声音,团队们闻声赶去发现一群小娃娃正在阴地方练功,非常认真,教练们也是专注纠正每一个学生的动作,看着他们在炎热的夏天挥洒汗水。

说起中国武术,武当武术更是中国武术集大成者,武韵实践团进入武当山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位在武当山修行的姐姐。来往的游客并不能打扰到她,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武当流传千年的古韵,是不可多得的武当文化遗产。并且随着武韵实践团的深入进武当山,武韵实践团发现武当武术并不是只是名称。在武当实践团的采访下我们发现一位来自外国的武当武术爱好者“杰克”他已经来武当山有十余年了,并且深爱着这个武当山,爱着武当武术。并希望武当武术文化能向自己的祖国传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74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武汉学子三下乡:奉献无悔青春,照亮孩子未来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而儿童时期是成长发育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为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引导,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
寓教黄沙,播撒希望
为向家长与村委会都展示我们这几天的教学成果,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是给家长一个交待、一个满意的答卷,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红花‘綦’放”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于重庆市綦江区永城…
武汉学子三下乡:青春似骄阳,情暖陈场镇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教育,弘扬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朱玉老师带领下前往仙桃市陈场镇陈…
生态文旅行,竹泉新发展
7月16日到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筑梦沂乡实践团前往竹泉村开展实践活动。在此期间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竹泉村的发展模式,以及竹泉村是如何借助当地自然生态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据悉竹泉村是…
清扫乡村街道,共建美丽家园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走进乡村,助力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开
清扫乡村街道,共建美丽家园——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走进乡村,助力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清扫乡村街道实践活动生态兴则文明兴。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号召,营造卫生整洁的乡村生活环…
巢湖学院“∞”课堂教育服务关爱团队官圩社区最后一课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拓宽农村儿童知识面,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帮助,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课堂教育服…
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
2022年7月11日,习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勉励两岸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携手打拼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得知你们因海峡青年论坛同大陆结缘,在大陆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舞台,亲历了祖…
博雅·行知在白水:走近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精神
为引导学生从小学习党史、永远跟党走,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厚植红色基因,7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雅·行知支教团为白水中学的学生开展了党史教育课程。党史教育课程主要由支教团成员林勉廷、张…
“阳光总在风雨后,小微企业疫情中迎难而上”——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调查报告
一、小微企业在疫情下的现状(一)企业面临的困境疫情期间经济不景气是一个大环境,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小微企业在疫情中自身的局限性不断放大,逐渐演化成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导致许多小微企…
暑期三下乡 参观重庆桂园
2022年7月10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桂园,三峡博物馆三下乡团队”前往渝中区桂园进行暑期“三下乡”活动。桂园为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签订《双十协定》的地点,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该团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