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民族团结社会实践简报:民族团结一家亲拥抱时代正青春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纵览中华民族的历史,千百年来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济、团结奋斗,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合则俱荣,分则俱损”。艾庄回族乡是建安区唯一的回族乡,是河南省21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位于许昌市西北25公里处,乡域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9.5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1085吨。辖9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5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868人,其中回族人口1882人。境内文化资源丰富,元素众多,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道教祖庭、千年名观——天宝宫、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艾庄铜器舞。2008年12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响应民族团结的口号,为民族团结事业做出大学生应有的贡献。7月10日,实践队员在乡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鲁湾村。实践队成员对社区居民开展理论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社区居民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此外,实践队员还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更新宣传栏,清理社区垃圾,张贴民族团结宣传标语,为社区老人送温暖,将民族团结服务落实到行动上。在实践活动中为了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团实地走访了一位回族大爷——海中天的家中后。在海大爷的家中,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回族人民的生活现状,了解当地社区文化建设成果。海大爷表示目前正切实享受到民族团结政策带来的实惠。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到民族团结其实也是一个兼容并蓄的过程。费孝通先生曾说:“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欣赏自己民族的同时也要将目光投向其他民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休戚与共。做为新时代公民要坚定不移地相信:56个民族虽言语不通,但情谊常存。悠悠岁月,真情不灭,定会在华夏土地之上继续谱写着那篇名为“民族一家亲”的故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78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