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红色基地,向革命先辈们学习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柴佳豪

今年7月10日我参观了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中国解放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拉开了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千里跃进大别山创建了解放军的革命根据地,有了自己的大后方,它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微之后的进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位于安徽省临泉县韦寨镇,这里曾是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来到目的地我先是通过一座小桥进入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广场,在前右方是千里跃进大别山指挥部旧址也就是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故居。

进入故居,穿过院子,首先是一个堂屋摆放这一张桌子和两个凳子,墙上挂着两幅照片。堂屋左边的房间是一间卧室,右边就是邓小平住的地方,房间里只有一张床有、一个箱子,在床的对面是一副桌椅和煤油灯,这应该就是邓小平同志平时工作的地方了。来到最右边的院子这里的配置几乎和邓小平的一样,只是左边没有了卧室,取代而之的是一个会议室,两张大桌子拼在一起,旁边放了几条凳子。右边是刘伯承住的地方,几乎和邓小平的一模一样。在院子的右侧还有两间房子,前面的房子放着一台电报机,这是电报员工作的地方。前面是另外一个会议室,只有最前面有一张桌子,其他的就只有摆放整齐的长凳。

参观完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故居,我的内心大受震撼,对刘伯承和邓小平也是更为敬佩,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竟完成了如此壮举。据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一场自断后路的进攻,这是一步险棋。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吹响解放战争反攻的号角。正是因为革命前辈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中国,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历史是沉重的,挺进大别山虽然获得的极大的战略意义,但同时也极大的削弱刘邓野战军。使得军队主力由12万锐减到5万人(另有3万3留置大别山坚持战斗)。他们是勇敢的,不畏前路艰险,他们是坚定不移的,不惧牺牲,他们是有信仰的,坚信中国解放军必胜。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践行了自己的信仰。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不应该忘记革命前辈们的努力,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真是那些勇敢的战士牺牲换来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习和弘扬解放战争精神,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解放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无私无畏的革命气慨。要始终牢记为民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革命先烈在中华大地上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处处维护群众利益,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忠心拥护。要始终倡导无私奉献。在艰苦环境下,革命先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壮丽篇章。,要始终带头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了顽敌。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不忘过去的哪些先烈们。传承他们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新世代大学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81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学子走进龙延智能 探索智能制造前沿

2025年1月19日,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前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天的游学参观活动。此次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活动进行时|龙延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之旅

1月11日,阳光明媚,游学团同学们一行人怀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踏上了前往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延智能”)的旅程。这里,是智能制造技术的心脏地带,也是梦想与现……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活动回顾|智能制造前沿探索——龙延智能科技之旅圆满结束

随着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为期一天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延智能”)游学参观活动也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不仅为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提供了一次难……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活动预告|龙延智能游学实践调研活动

为了增强团队成员对智能制造行业的了解,拓展专业视野,提升实践能力,“龙延智能”游学实践调研团组织了本次别开生面的企业游学活动。游学团将前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弘扬文化“根”与“魂”,感悟象形“灵”与“神”
“老师你看我画的是什么字!”张家界教字垭镇兴隆明德小学的小学生们正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一个个象形字,创造出一个个有趣形象的故事。7月11日上午10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赴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
湖南一师学子三下乡——将传统文化带进大山
手挽红丝绕,心有千千结。中国结外观对称精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习俗。它起源于文字产生之前的结绳记事,闪耀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情致与智慧。7月14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赴张家界市永…
安徽学子三下乡:访地方名人馆,读历史故事
(通讯员孙自强)7月17号上午,“新时代文明观察与国情”实践团来到周瑜故里——庐江,这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小城里。并一同前往庐江名人馆追忆古人先辈。为深刻了解当今时代文明国情发展近况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安徽财经大学赴革命老区金寨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财经大学7月20日讯】(通讯员:张一驰)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2022年7月14日~7月16日,长三角红色专项团队安…
防控疫情,从我做起
防控疫情,从我做起——水利学院“感受家乡变迁,寻迹国家发展”实践团自从2020年开始,疫情肆虐,全国百姓深受其害,因为疫情的传染性以及无症状病例的出现,导致疫情虽然被初步抑制,但却迟迟得不到有效解…
二师学子三下乡:情系童心,让每一朵花尽情绽放
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仙桃市剅河谢场村进行支教活动。志愿者为同学们辅导功课,给学生们介绍中国剪纸的历史及制作方法,最后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做出精美的剪纸,带孩子们度…
“红色物业”展露惠民本色
【“红色物业”展露惠民本色】曲阜师范大学“红管先锋”实践队通过部分队员的实地调研了解到,面对疫情,海恒物业以实际行动构筑起守望互助、携手抗击疫情的坚固“城墙”。注重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加强经验…
山管学子三下乡:走进红色战役纪念馆,寻红色革命精神印记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7月1日,山东管理学院“浓乡异彩”社会实践团队分赴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和蒙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参观纪念馆、组织交流会等…
双减启才智,宽爱育新童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及老师对课后服务的相关认识,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
“浙疆红·山海情”:红心向党,初心如磐
为深入了解学习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2日,塔里木大学“浙疆红·山海情”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携手台州学院同学一同参观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博物馆。7月2日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