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计划|数字化促进四川省产业园区文化旅游资源继承发扬
——走进成都东郊记忆,对话产业园区负责人
2022年7月18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暑期实践团参观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东郊记忆产业园区,并与四川省音乐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王景艺女士开展了座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四川省主动求变,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设国际时尚产业园区,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推进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与发扬,不断提升城市的人文价值,促进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
基于此,结合团队高原老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黄河流域博物馆旅游时空模型构建与应用”与教育部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文化旅游时空认知分析及演变模式研究”,2022年7月18日,“西北大学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暑期实践团队”参观调研了成都东郊记忆产业园区并与四川省音乐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王景艺女士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路径。
东郊记忆座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是以“时尚设计与音乐艺术双柱求发展”为定位的国际时尚产业园区,被称为“中国的伦敦西区”,是成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它的前身为东郊老工业区的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在原厂旧址的基础上,将部分工业特色鲜明的厂区作为工业文明遗址予以保留,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成音乐产业基地。园区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了东郊记忆的历史及发展规划,并带领团队共同参观了工业文化广场、东郊记忆馆、成都舞台、火车头广场、歼教5型飞机等典型景点。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与园区负责人王秘书长围绕园区发展建设规划与成都文旅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路径开展了座谈会。王秘书长首先对园区的情况向队员们进行了介绍,她说东郊记忆主要是配合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设而打造的,是四川省音乐产业协会管辖下的一个产业园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全行业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项下的音乐产业园区,拥有很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
高老师:感谢王秘书长,我们都知道红光电子管厂,是咱们四川的民族骄傲,像大家所说的“北有首钢,南有红光”,它曾经作为工业重地,承载着工业历史的荣耀,我们今天来看到如今它又焕发出更多青春的色彩和魅力,尤其是我们看到了这里以音乐为理念,有很多舞台,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电竞大赛等建设的都很出色。能够建成这么好的园区,我们团队也有很多问题想与您探讨。
首先,刚才听您介绍到我们园区内有300多家音乐企业,园区对企业入驻的筛选标准是什么?
王秘书长:那我先回答一下高教授的问题。在园区里面,我们入住了300多家,其实这里面包含了正式入驻和虚拟入驻的两个板块,正式入驻是我们第一期引入的,叫做音乐众创空间,我们就给到他们的优惠第一个是在房租上,只要达到我们的要求,评分评选合格,就可以免租半年。另外过了半年以后,那我们的房租也是比所有其他园区更为优惠的,在其他园区80万起步,在我们这里只需30多万就可以租赁到我们的空间。第二个政策从引流上来说,成华区还有普惠政策。在整个成都市,它的每个区的发展会不一样,侧重点会不一样,比如说我们青羊区是涵盖了整个成都市80%的文博旅游,重点发展的也是文博旅游;但是在成华区则侧重于直播经济,而直播和音乐也是息息相关的。
高老师:那做音乐和我们做音乐产业区别在哪里呢?
王秘书长:音乐和音乐产业是不一样的,音乐产业是指由音乐到最后获取市场经济效益这其中所有的中间环节,是关联的,庞大的。对于我们所有的会员,我们称之为会员企业,因为他们都是要产生经济效益的,不仅是做学术,不同于音乐家协会,他们是专做学术的,而我们是要探索如何把学术转变成市场,我们是要去做服务和获取经济效益的一些企业。
队员:那园区创造的氛围其实是很有利于音乐产业的发展的?
王秘书长:是的,在园区里面,毕竟20万方300家企业其实上是完全可以容纳的,同时,成都这座城市因为经过五次移民文化,它是包容的城市,开放的城市,既包容又开放,因而很吸引年轻人到这里来创业。我们现在的些音乐企业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主导,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前景的。像音乐众创空间算是我们孵化的一部分,包括我们独立原创的一部分,包含一些个人、企业及工作室。
队员:您刚才有提到如何去吸纳这些新的企业入驻,那么对于吸纳的这些企业,如何保障其发展质量以及对园区建设的促进作用呢?
王秘书长:其实,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往往是需要经历时间来考验的,这其间自然便存在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在园区产业孵化过程中,大多数没有足够竞争优势的企业就会慢慢被市场淘汰,通常300家企业中最终能有50家、20家做大做强便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说,无论是做音乐板块还是整体文化板块,它其实最重要是要坚持,因为通过文化产业来创造经济效益,本身便需要长时间的积蓄,三年、五年或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成都》这首广为流唱的歌曲,IP很大,但我们知道赵雷在小酒馆蛰伏了多少年吗?20年!漫长的20年,赵雷靠自己对理想对音乐的热爱而坚持着支撑着,但是IP一旦成了以后,它的爆发力就非常强,迅速火遍全国。所以说,每一个音乐或文化IP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赤诚的热爱与永不言弃的坚持。
队员: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东郊记忆园区经营和发展肯定是要去要统筹兼顾,也就是去考量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平衡,那您是怎么看待这些平衡的?
王秘书长:是的,因为其实上东郊记忆地方它有点特殊。现在的运营团队是民营的企业,它们在2019年的7月1号拿到的运营权,这也就意味着经济效益对我们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通过广告、商家抽成、租金等多种方式实现盈利,基本构建起多元化盈利模式来提高文化的变现能力。同时,因为它是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第四层,全国现在一共只有四个。作为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园,东郊记忆承担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对于社会文化分为对于国家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发展。东郊记忆是非常有情怀的,我们东郊记忆前任董事长熊瑞领导的团队的加入,更是推动了这一点。由于东郊记忆本身也是承载着国有资产的平台,所以我们东郊记忆在运营的过程中,会平衡政治、社会效益以及我们的经济效益。在平衡经济效益的时候,必须要有经济逻辑。就像我们刚才讲到的,一些音乐产业,他们自己要做的些事情更多是情怀支撑。而对于东郊记忆的运营不仅仅是需要情怀支撑,还需要有我们的经营逻辑和经营理念,也就是说顶层设计很关键。
队员:我们所需坚定的四个自信其中便包括文化自信,在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园区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更好的提现文化自信的舞台呢?
王秘书长:就目前来说,我们园区还没有正式开始,我们属于还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数字化技术,在国内而言深圳是走在最前端的,他是得到国家工信部的支持,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多向深圳学习借鉴。如何把文化变为数字,数字如何转换成经济效益,现在其实在全国有很多人都在做这个事情,但是国家工信部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就会全部收口,把所有的端口放到国家的这个平台上来,就比如说像故宫的这些作品,它以数字的形式流失了,因为它现在很多时候从国外接的端口,它流向全世界,这是没有得到监管的结果,所以工信部这一块要收口,所以我们现在其实还挺谨慎的。
关于文化自信,借用我原来一个CEO说的话,早些年,我们在国内看到很多地方,都是以品牌去支撑自己的自信,我可能今天穿着的品牌是我的自信,但是我们在法国、美国可能会看到大家穿的都很简单并没有很多品牌支撑,但是每个人的家里面可能都会有几幅名画,这就是文化自信,就是刚才讲的我穿20块钱一件的衣服没关系,但我愿意花1000块钱去看一场演出,是因为我对我国家的文化充满自信,不管是rap,还是街头表演,还是电音音乐节等等,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座谈结束后,团队成员集体向王秘书长表示了感谢,高原老师代表团队与学校向王秘书长赠送了西北大学蓝田印章作为纪念。
在此次的调研与座谈交流中,透过东郊记忆,队员们看见了城市文化产业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见证了成都作为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开放与包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城市发展建设,离不开深沉的文化力量支撑。我们当深刻把握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铸魂,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文旅融合,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努力实现创新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86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