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的名字叫茂名,先去听听这里的红色她故事
她叫叶致英,1926年出生于化县(今广东省化州市)笪桥镇柑村下村一户地主家庭。家境富裕的她从小富有同情心,喜欢接近穷苦人家,并给力所能及的帮助。
1941年皖南事变后,党组织把党员朱兰清、赵世尧和邓少筠夫妇安置在柑村小学,以教师身份掩护开展革命工作。叶致英积极协助党组织发动群众,动员家人让出一间书房办妇女识字班,并亲自任识字班的小先生。1943年上半年,叶致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柑村第一位女党员。
叶致英两岁时,因父母包办和马良村陈家订了婚。叶致英向党组织领导罗明报告,表示坚决反对结婚。罗明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反对结婚会对当地党组织造成严重影响,说服她服从党的利益同意结婚。叶致英为了党的利益,牺牲了个人幸福,忍着委屈嫁到陈家,婚后第三天就返回学校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44年底,叶致英把作嫁妆的金银手饰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武装经费,还拿出布料给游击队员做衣服,做好起义前的准备。
1945年1月初,叶致英参加化县南路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并在司令部担任电台工作。因不怕苦不怕累,把电台事务做得很好,做出了极大贡献。抗战结束后国民党集中兵力“扫荡”南路,叶致英撤回赤坎。她的地下工作做得十分出色,总是可以伪装成各种角色进行情报传送。在她的努力下,无数情报和信息从她手中流转出去,化县和吴江一带的群众也很快被发动起来,革命力量发展迅猛。
1946年的8月中旬,叶致英回化南随部队活动,几天后又根据工作需要去吴川。她化装成探亲的农妇,由交通员护送,但途中不幸被捕。
在狱中,敌人软硬兼施,叶致英一句话也不说,抱定了必死的决心。这决心惹怒了敌人,敌人开始疯狂实施酷刑。用坐老虎凳、竹签扎手指、灌辣椒水、石板压肚等惨无人道的手段逼她开口。强烈的剧痛让叶致英几度昏迷,但她依然宁死不屈。酷刑可以毁掉她肉体,但是无法毁掉她的意志。她依然没有透露半点党的秘密。
敌人无计可施。1946年10月,叶致英被杀害,年仅20岁。
缅怀革命先烈,向烈士致敬!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88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副院长秦建波,影视编导与技术系副主任何德民,辅……
荆煜轩 陈珂 吕淑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3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于西校区综合实验楼演播厅举办“典范起航,力筑辉煌”榜样的力量主题宣讲活动。传媒技术学院部分学生……
荆煜轩 刘玺诺 杨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考研学子顺利攻克复试难关,成功迈入研究生新阶段,3月1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研究生复试模拟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作为主讲人,学院部分202……
荆煜轩 王雯萱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鸟计划”以实践为基石,以机遇为羽翼,帮助青年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积累多元实践经验,为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寒假期间,众多传媒学子积极响应“青鸟……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新岁启新程,青春正当时。“青鸟计划”架起了一座学子与家乡的桥梁,让归巢的青鸟们在家乡的沃土上一展身手。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更是一场青春与故乡的双向奔赴。这个冬天,传媒学……
姜雨涵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探寻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路径,发掘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色,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新发展,1月17日至22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黄河新韵”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山东省聊城市、济南市等……
荆煜轩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学生明晰职业路径,强化就业优势,进一步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就业辅助举措,12月18日,传媒技术学院于综合实验楼11楼演播厅举办了“职海领航凭众力,学途逐梦绘鸿篇”就业规划讲座活动……
荆煜轩 刘玺诺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和风险意识,传媒技术学院于2024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奏响了充满爱与希望的……
荆煜轩 张雅淇 吕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