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返家乡:安徽名茶——黄山毛峰
2022年暑假,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河北廊坊、安徽铜陵、安徽蚌埠、安徽宣城返家乡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启。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凭借团队成员家乡的不同,研究不同地域环境之间的饮食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方面是南北方地域环境不同所突出的很有意思的一个方面。
中国传统茶文化中,但凡是名茶都会有美丽的传说和故事,黄山毛峰也不例外。话说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的知县熊开元带书童到黄山游览时便迷了路,而后遇到了一位老和尚,变跟随老和尚来到寺院之中,当老和尚泡茶敬客时,知县看着茶叶是色泽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冲泡之后,只见热气萦绕着转了一圈转到碗中间直线升起,约有一丈之高然后在空中又转了一圈,化作莲花,而这莲花徐徐升起,成了一团云雾,最后消散在一缕热气之中,顿时香气满室。知县询问之后才知道此茶叫做黄山毛峰。临行时老和尚拿出黄山毛峰和黄山泉水赠与知县,并嘱咐道,要想看见白莲花的奇观,一定要用此水冲泡。后来皇帝得知有这一如此奇景之后,便船领着熊开元是进宫泡茶,白莲奇观出现之后,皇帝大悦,便升熊开元为江南巡抚,三日后上任。熊开元心中是感慨万千,便想到这茶都是品质清高,更何况我呢?便脱下官服在黄山云谷寺出家为僧,法名正志。现如今走到云谷寺的路旁,还可以看见有座木塔遗址,据传这就是当年正志和尚的坟墓。这段美好的传说不正是想表达,黄山毛峰这款茶是有自己气节的,我想这种清高香远之气的融合,也是茶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黄山风景优美,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到云雾的滋润,没有寒暑的侵袭,孕育出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带有金黄色鱼叶;芽肥壮、均匀、整齐、多毫,色泽嫩绿微黄而且油润,俗称“象牙色”。黄山毛峰品质优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
黄山毛峰采摘讲究,非常细嫩,特级茶于清明至谷雨边采制,以初展的一芽一叶为采摘标准,采回的芽叶要拣制,当天采当天制。黄山毛峰成品茶,外形细扁稍卷曲,状似雀舌,白毫显露,色如象牙,黄绿油润,带金黄色鱼叶(俗称茶简)冲泡后,雾气凝顶,清香高爽,滋味浓醇和,茶汤清澈,叶底明亮,嫩匀成朵。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为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每分钟50~60次),扬得要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撒得要开,捞得要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揉捻:特级和一级原料,在杀青达到适度时,继续在锅内抓带几下,起到轻揉和理条的作用。二、三级原料杀青起锅后,及时散失热气,轻揉1~2分钟,使之稍卷曲成条即可。揉捻时速度亦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毫显露,色泽绿润。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筒,封口贮存。
本次社会实践使我们通过实践的检验,看到了课堂教学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了我们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4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