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十大特产之一——黄山烧饼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小花火

安徽学子三下乡:十大特产之一——黄山烧饼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样商品代表徽州的话,那么烧饼一定名列其中。黄山烧饼又名皇印烧饼、救驾烧饼、蟹壳黄烧饼,是安徽省黄山市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刚出炉的黄山烧饼色泽金黄,吃起来酥脆爽口,油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本次要介绍的是安徽十大地方特产之一的·黄山烧饼。

相传1357年,朱元璋避难来到徽州一农家,饥饿难当,这家主人便拿出平日爱吃的烧饼给朱元璋充饥,吃的他是满口生香,大为赞赏。次年称帝时,没忘这农户的救命之恩,说救驾有功,就册封为救驾烧饼吧。还有另外一个典故,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由清代“两淮八大总商”之首、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徽州人江春张罗接待,即所谓“江春大接驾”。“江春大接驾”的第一道茶品是由江春的徽州班底构成的家厨团队根据他的精心设计并集体开发研制的烧饼,其外层酥脆,内滋润鲜香,嚼之异香可口,令舟马劳顿的乾隆顿感身心舒畅,精神倍增,并欣然御赐名“皇印烧饼”,寓意乾隆对该烧饼的喜爱程度堪比随身皇印,予之以最崇高的褒赏。

黄山烧饼通常以面粉、肥肉、梅干菜、芝麻、盐、菜油为原材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工序制成,烘烤在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再焙烤,前后数小时而成。

因为形似金黄的蟹壳,故又名“黄山蟹壳黄”。由于个头小易携带,且制作过程中经烘烤等工序后水分大多蒸发不易变质,黄山烧饼当年曾随徽商走遍大江南北,打出了名气。“三个蟹壳黄,两碗绿豆粥,吃到肚子里,同享无量福。”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首白话诗,当年其前往上海求学之时随身携带的干粮便是“黄山蟹壳黄”。

黄山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不待入口,便觉得香味浓烈,咬一块,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另外,黄山烧饼很容易存放,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又因上白面粉搓酥,使面皮分层薄如纸,致烤制后酥松油润而不腻。

吴师傅制作黄山烧饼已经15年了,他在黟县老邮局附近开了一家小小的“千层浪烧饼店”。店面不大但很整洁,一个长条的手工作台和一个烤箱占据了店里很大的面积。队员去探访的时候正碰上吴师傅在揉面,“面得提前十到十二小时揉好、发好,馅料都是早上现做的,擀面皮的时候要一层层用菜籽油起酥,再卷起来揉成长条。”吴师傅擀好的面坯多达十几层,“这样烤出来的烧饼才叫千层浪”。他的店门口放着一个小小的火桶,里面是做好的一些烧饼,外形饱满,色泽金黄,这大多是为附近的街坊邻居前来购买准备的,吴师傅大部分都供货给了西递、宏村等景点,更多的是被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预定。因为是手工制作,为保证供货,通常吴师傅都是在四点钟起床,碰上旅游黄金期甚至在凌晨两点钟就需要开工,而这一做就是十五年。

吴师傅告诉我们,当时入这一行纯粹是因为兴趣,在这之前他曾是一名教师。因为父辈是文化人,从小耳濡目染之下对徽州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便拜了行家为师,学做烧饼。“这门手艺是需要长久的学习的,这一行工序多、技术性强,想做好烧饼不容易,但是越不好做我越想尝试去做好。”吴师傅手上一边做着烧饼一边和我们聊着,谈话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速度,手工作台上没多久便放置了不少烧饼,个个大小相差无几。中途烧饼入烤炉时,吴师傅还得抓紧时间去送货,基本刚出炉的烧饼等放置凉了后立即装袋就被送走了。

吴师傅已经五十多岁了,在谈到像烧饼这样的手工艺传承时他表示,“烧饼本身就应该手工制作才有好味道,现在市面上商业意识太重,为了赚钱用机器增加产量,但味道大不如手工制作。”他不担心这门手艺的失传,黄山旅游的名气越来越响亮,制作烧饼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吴师傅担心的是现今的市场较为混乱。“现在很多人为占领市场会掺假,偷工减料,同时手工制作产量是比不上机器制作的,就导致很多手工艺人的产品价格上不去,迈入困境。”而面对这样的现象,他提出,“纯手工制作产品本身在现今就受到了挑战,我们的坚持是对徽州文化的一种传承,为了让其更好的发展下去,就首先要注重好手工作品的质量,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如何创新工艺。”

烧饼在黄山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是吴师傅十五年来如一日的坚持重复着烧饼的手工制作。而在黄山,像吴师傅这样始终坚持传统的手工艺人还有很多,坚持手工,坚持传承,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为黄山这座城增添别样的魅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传统手艺为传承手艺做出的巨大努力,这激发着我们的传承意识,更彰显着文化自信,提高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4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同心扫毒,保民安康
同心扫毒,保民安康中国青年网西安7月20日电(通讯员丁杰)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禁毒重点整治、示范城市创建和农村毒品治理等中心工作,西安外…
共同抗疫,你我同行
中国青年网河南省安阳市7月14日电(通讯员赵亚飞)2022年的暑假如期而至,为了相应党和国家疫情防控号召,在院团委和学校的领导下,三下乡小组热心于志愿者活动,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锻炼,努力学习,提…
岭师学子三下乡:情系篮球 激情夏日
7月10日,商学院展翅梦飞翔社会实践队支教组在乾留小学开设活力篮球课。“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乾留小学的孩子们对篮球拥有浓烈的兴趣,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人为他们提供基础动作上的教学和篮球价值观…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近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法之星”普法实践团深入基层群众,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了多维度、各方面的普法宣传。此次活动,“法之星”普法团选择了中学生群体作为普法宣传的对象,…
岭师学子三下乡:易梦展翅 青春翱翔
7月10日,商学院展翅梦飞翔社会实践队于乾留小学的社会实践调研及乡村支教活动正式开始。展翅梦飞翔实践队肩负着“青年的得到锻炼,乡村的得到振兴,国家得到服务”的使命,振兴乾留村,目标将乾留村打造为优…
战胜疫情,尽己所能
“尽己所能,助力疫情防控”战胜疫情!2022年的暑假如期而至,为了相应党和国家疫情防控号召,在院团委和学校的领导下,三下乡小组热心于志愿者活动,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锻炼,努力学习,提高自我综合…
安徽学子返家乡:城市味道——丰糕
安徽学子返家乡:城市味道——丰糕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味道,有的清新甘洌,有的历久弥香。这些味道交替互融,便有了专属的印记,有了岁月的年轮。桐城这片土地,见证了很多老味道的薪火相传。桐城丰糕,洁白如…
岭师学子三下乡: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
人间万事出艰辛,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立出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展翅梦飞翔社会…
“逐星熠梦,久伴童行”——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
2022年7月淮北市淮北师范大学分别在全国各地展开了为期一月的以“逐星熠梦,久伴童行”为主题的留守儿童义务支教活动,继续为身边的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帮扶,并深度调研各地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发展情况,以提…
岭师学子三下乡:“守护朝阳,助力成长”开营啦!
7月10日,阳光明媚,“展翅梦飞翔”社会实践队到达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乾留小学第二天,学生们开始放假,开始迎接夏天的趣味课堂,队伍成员们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之后,2022年岭南师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