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沅鑫 黄煜翔)“拥有视觉的人即便观看最壮丽的奇观,眼睛也是懒洋洋的。”很多正常人对视障人群会抱有好奇和惋惜的心态,但也无法轻易与之共情,也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当人们丢失视觉,无法用眼睛去看世界,生活真的会变得与常人截然不同吗?
带着这个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广东省广州市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五位成员来到了广州。实践团将代入视障人士的角度去观察盲道、了解盲道,并找出盲道建设的不规范之处,从生活中最常见的“出行”这一面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走一走”:用脚步丈量盲道
当一个正常人无法使用眼睛去看,而是依靠盲杖去走盲道时,无疑是困难重重的。实践团成员谢浩月和杨沅鑫在其他成员的指引下蒙着眼睛摸索着走起了盲道,在接连不断的呼喊声中,终是艰难坎坷地走完了一段不足五十米的盲道。事后,两位成员纷纷感慨:“实在是太艰难了,几乎感觉不到盲道的存在,心里总不踏实,害怕被东西绊倒或是走错了方向。”“看不见真的很难行走,适应黑暗真不容易啊。”
即便是挑了直线且比较规范的盲道,成员们都走得忐忑不安,可想而知,不规范的盲道会给视障人群带来多大的不便。
“看一看”:用相机记录盲道
为了解广州市的盲道建设情况,实践团的成员们奔走了几个街道,记录了以下这些不规范的盲道建设和维护情况:
1、盲道作用被忽略:共享单车等物品摆放占用盲道,造成视障人士出行不便。
2、盲道建设不重视:盲道不连贯,误导视障人士多走弯路。
3、盲道维护不及时:盲道破损严重,不利于视障人士的出行。
4、盲道设计不规范:没有合理绕过井盖、树根等障碍物,造成视障人士行走障碍。
这些盲道不仅没有帮助到视障人群,反而加剧了他们的出行困难,更甚者还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盲道的不规范和被占用的现象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于是在实践调查中,成员们也身体力行地维护起了盲道的建设。
在看到被共享单车占领的盲道时,成员们默契地上前将单车归放到合适的位置,清理出被单车掩盖的盲道。同时,成员们的行为也吸引了路人的目光,即便有时会接收到路人不理解的眼神,但实践团相信如果坚持做下去,总会有人能够理解并有意识地不去将杂物堆放在盲道上。用行动去鼓励人们加入维护盲道的队伍,做到不占用盲道,尊重视障人士的出行,是实践团最大的心愿。
“玩一玩”:用游戏体验黑暗
为了让更多的人与视障人群产生共鸣,成员们在回到家乡后还分别组织了几场互动游戏,邀请人们体验蒙上眼睛后黑暗的世界。成员杨沅鑫组织的“避开障碍物”小游戏,规则为一人指挥另一人,在其蒙眼的情况下走到终点,耗时最短者获胜,碰倒障碍物者则被直接淘汰。即便在有人指引的情况下,参与者也惊呼不断、屡屡碰倒障碍物。参与游戏的王秀女士有感而发:“盲人的生活实在是不容易,不自觉地就分不清左右,走路也不踏实。如果以后在路上遇到盲人,我一定要多多帮助他。”
实践团从广州之行找到了最初问题的答案,也明白了只有切身地体会到视障人群的不便,才能更好地尊重他们、理解他们。那些看到拿着盲杖的盲人选择远远避开,过分关爱视障人士反而忽略他们的自尊等行为都或多或少地会伤害到他们的内心。没有体会过黑暗,怎么会明白光明的不容易,海伦凯勒曾幻想过三天的光明,而实践团则希望人们代入“假如给我三天黑暗”的心态,去理解并尊重视障人群,由衷地去帮助他们。即便是有意地不去占用盲道这样的小举动,都是一份温暖人心的关怀。
审核人:金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9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