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青年学子奔赴基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6月29日至7月3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成的“水电相济,玉汝于成”发展成就观察团在指导老师周果子的带领下来到汝城县进行调研,对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针对高村村村民开展问卷调研工作。
6月30日,观察团前往高村村,围绕高村水电站和高村村发展状况,对马桥镇朱中建副镇长、高村村宋建文书记进行访谈。此次访谈目的是为了了解小水电项目的建成在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生态方面对当地的影响,以及了解当地领导对水电站未来的展望。
在访谈过程中,朱副镇长和宋书记首先表达了对于湖南大学发展成就观察团的欢迎和对调研工作的支持,肯定了郴州市科技局与湖南大学市校合作项目“智能变频发电系统”在高村水电站的改造应用,给高村水电站带来了机组发电效率、供电稳定性上的提升。访谈中,朱副镇长向我们介绍汝城县水利发电总装机容量在湖南省名列前茅,小水电的建设在推动汝城县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宋书记提到,高村电站于1958年建成投入,是整个汝城县的第一座水电站,于2019年与湖南大学合作的“智能变频发电技术”项目应用,目前总装机容量450千瓦,每年可发电130万度。
据宋书记介绍,高村小水电属于集体所有,是为村民们生活谋便利的“灌溉用电站”,为村内农田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高村左右两灌渠共灌溉两千多亩水田,带动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也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村民所有的公共场所用电都是免费供电,切实地为高村百姓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
另外,对于“智能变频发电技术”的推广使用,朱副县长表示,本技术对于后续新建小型水电站意义重大,可以加强水电站的调节能力,在枯水季节也能保持一定发电能力。谈及对水电站未来的展望,朱副镇长认为应该以百姓的利益为主,取缔影响灌溉、环境的电站,这也正与汝城“半条被子”故事中传承下来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相契合。
结束在高村村的访谈后,观察团7月2日在汝城县政府参加交流座谈会。共青团汝城县委员会副书记李建行,办公室主任李造鹏出席本次会议。
会上,带队老师周果子对团队进行介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有着丰富的三下乡经验,曾获多项国家级奖项,为学生架起一座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在2019年,学院黄守道教授团队与郴州科技局合作,在汝城县高村村首次试点新型小水电技术。本次调研活动正是以高村水电站为抓手,调研学习水电站在技术更新后的运行情况与其带来的影响。凝练调研数据结果,推动“智能变频小水电”技术的完善和推广;形成深度新闻报道,讲好汝城县在“半条被子”精神引领下实现乡村振兴的故事。
李建行指出,汝城县充分发挥水电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1958年便建设了郴州第一个水电站。本次调研活动以“智能变频技术”为切入点,不仅高度切合“乡村振兴”、“绿色中国”等国家战略,而且为新型智能水电技术在汝城的推广埋下了进步的种子。
李建行强调,希望调研团不虚此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三顾茅庐”的精神,积极落实基层调研工作,形成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调研报告。力求将形成的调研成果应用到第一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青年学子走出大学的象牙塔,坚定奔赴基层、深入基层,是了解国情,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感受基层百姓生活的有效途径。青年是创新的骨干力量,用科技创新带动乡村振兴,为祖国一线建设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9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