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人物专访宋建文:扎根基层炼党性,竭才无悔报家国
6月30日至7月2日,湖南大学“水电相济,玉汝于城”乡村振兴调研团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马桥镇高村村开展调研采访,村主任兼支部书记宋建文接受调研团专访。
用我所学回报国家,力尽所能建设基层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宋建文今年不过34岁,却已饱经风霜、满头灰白。2011年宋建文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2014年回到汝城自主创业。为响应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2018至2019年宋建文毅然选择进山下乡扎根基层,在汝城县瑶族文明乡参加扶贫工作。提起这段经历,宋建文追忆道:“几年前在扶贫工作队时的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多感触,山村村民的生活状况非常贫困,我想用自己所学所能为群众服务,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凭借这一信念,2020年宋建文选择回到老家汝城县马桥镇高村村担任村支书,带领高村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奋斗。
担任村支书期间,有一件事令宋建文印象深刻。汝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充沛的降水量泽被汝城人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丰富的水能资源,但同时产生了洪涝灾害的威胁。暴雨突如其来,宋建文迅速组织干部在村内分区进行巡查,防范洪涝、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灾害的发生。高村村舍多为土木构造,在巡查过程中,宋建文发现部分居民年久失修的老屋开始漏水,于是立即组织村委干部冒雨展开紧急工作。转移财产、安抚群众情绪、号召全村组合救灾,十多户村民因此免于大量损失。暴雨结束后,宋建文又组织人员对房屋进行消毒检修、打扫卫生。为解决根本问题,宋建文多次奔波,向上级反映村民住房安全的严峻现状,为多位村民争取到了扶贫资金以翻新或重建房屋。
在基层工作多年,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宋建文从来都是迎头而上,实事求是地为村民解决问题。“基层工作非常琐碎,这个月已经熬了七个通宵了。但我作为党员,必须得不怕困难,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做实事。”
农村宅基地、耕地的纠纷是最常见的,问起如何化解其中的矛盾,宋建文会心一笑,不假思索地说: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缘由,再根据村民的性格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如果遇到棘手的问题,就给群众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以理服人。要有耐心、细心、责任心,做公正客观的调解人。多年来,宋书记凭借认真公正的工作态度树立威望,赢得了村民们的信服,为村里解决了大大小小百余件纠纷。
“共产党人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嘛!”宋建文提到,2021年4月份,正是种早稻的关键时节,水渠却年久失修,淤泥堆积导致堵塞,无法引水灌溉农田,涉及农田面积达800余亩,村民100余户,占高村村户数七分之一。村民朱建华迅速向宋建文反映情况,接到消息后,宋建文立即前往现场查看状况,向上级汇报并联系相关人员组织维修疏通,确保了灌溉的顺利进行。为预防再次发生此类事件,宋建文组织村民干部进行日常巡查,并安排人员对水渠进行定期检修维护,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利益。
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只要能给群众就业机会,群众就愿意努力打拼,为了美好幸福生活不断奋斗,这也是我工作的动力。”谈到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宋建文表示,群众这种坚韧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使村民过上好日子成为他不懈追求的目标。“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群众生活好了我也为群众感到高兴,说明我的工作有了成效,即使吃再多苦,受再多累,我也不后悔!”说到这里,宋书记的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眼睛也发出光亮。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我真是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感动。他们在努力打拼,打工、就业不仅关系当前的家庭生计,也在为下一代争取更好的未来。”人民的幸福是靠实干打拼出来的,党员干部身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守护者,必须坚定人民的立场,始终和群众走在一起。要深挖群众需求,认真做好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敢作为,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奋斗,要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谈起高村村的未来,宋建文提出了很多设想和规划,描绘了高村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高村村土地资源紧张,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需要整体规划。将来会修建一条环村公路,将土地整合流转、统一管理规划,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增加村民收入;同时,高村村在19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留有一大批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经过修缮改造后,可以发展特色民宿旅游和农家乐……”
宋建文对高村村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想,通过发展经济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以此促进乡村经济更进一步发展,形成以产业吸引人才、人才振兴乡村的“正反馈”良性循环。“必须要牢牢守住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返贫的发生,我们对有返贫风险的村民实施了重点监测帮扶,帮助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作为基础前提,把握好“五个振兴”之间的关系,用实干开创未来,以奋斗诠释担当。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党员干部任重而道远,在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党员干部是中流砥柱。
以青年力量赋能,为乡村振兴助力
“我希望有更多大学生能够返乡创业,用他们的所学所识,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宋建文提到,基层急需更多有文化有志向的青年大学生,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继续奋斗,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用青年智慧赋能创新发展,贡献出青年力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是关键力量。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建设基层同样是实现人生意义、践行人生价值的康庄大道。农村是更为广阔的天地,供青年人大展拳脚,创造一番事业。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以与时俱进的进步意识和更广阔的视野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大事业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年担当和青年智慧。
“青年是建设基层的重要中坚力量,农村的未来在青年人身上。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离不开成千上万的青年人的力量,实现乡村振兴更加离不开青年人的力量!”宋建文表示,广大有志青年应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的重托,深入基层一线,夯实思想根基,发挥创新活力,彰显实干本身色。政府也需要发挥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多措并举为大学生等青年人才融入乡村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就一定能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乡村振兴事业,让广大农民群众收获人才带来的发展红利,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锤炼党性修养,践行初心使命
宋建文将青春奉献给了扶贫事业。他选择了农村,甘愿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百姓也选择了他,将他视为实现美好幸福生活的领路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为人民服务,群众得到了好处,我们党员尽到了职责,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的内心是非常高兴的。”宋建文再次强调,“作为一名党员,要有该有的政治觉悟,要有党性。”
宋建文对“党性”也有着自己的认识与理解,“我觉得党性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中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人民就是根基,中国共产党人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说,“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要想做好基层工作,就要提高政治觉悟,将党性融入到工作之中,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为人民群众着想。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政治觉悟,如焦裕禄同志一般“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务实作风为民造福、为民谋利。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造出经得起党和人民、历史与实践检验的成绩,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9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