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各地的课后服务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为更好推动课后服务多样化发展,鼓励大学生发挥所长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2022年7月12日到7月15日,“双减育英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聊城小分队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中心小学开展了一期课后服务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堂丰富有趣的课程。
精心准备,只为更好的呈现
在活动正式开始前,调研团成员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课程准备。经过线上线下多次的会议讨论,调研团确定好第一期课后服务的主题,分别为传统文化、体育锻炼、音乐课堂及安全知识四大类。随后调研团成员依据活动的主题各自分工准备相应的内容,并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依据自身的专业素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等完成教学方案设计、PPT制作等。考虑到参与活动的孩子均为小学4-5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故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以传授相关知识为辅,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为主。比如在介绍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时,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要学习的就是二十四节气,而是给出几句常见的诗词,引导学生在诗词中找出节气,在发现中学习,更好发挥课外服务的意义。在课程内容准备完毕后,为了呈现出更好地课堂效果,调研团成员进行了多次试讲的实践,并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和改正。
气氛活跃,课堂欢乐多又多
在课程正式开始前,调研团成员们准备了几个游戏与孩子们一起玩耍,拉近与孩子间的距离,同时更好熟悉学生的情况以便对内容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经过前期的热身游戏后,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都表现的非常积极。在第一堂传统文化课堂中,当问到“孔子是谁,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过哪些贡献时?”孩子们踊跃地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面对存在的疑惑,孩子们也会举手询问“老师,这本书为什么要叫《论语》呀”“孔子有多少位弟子呀”,在帮助孩子们答疑解惑的过程中,调研团成员也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锻炼了自身的授课能力。在情景展示环节,孩子们争相展现出了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求,第一堂课程在活跃的气氛和孩子们的阵阵掌声中落下帷幕。
变身“小老师”,助力发展共成长
对调研团成员而言,这次开展的课后服务活动是一次身份的转变,由在校读书的学生摇身一变为“小老师”,是一份考验,更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当有人问到“还愿意继续开展这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吗?”时每位调研团成员都坚定地答道愿意,并表示这对自己是一次充满意义的成长之旅。在前期的课程准备中,调研团成员发挥好专业所长,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在进行课后服务的活动过程中,第一次登上讲台,第一次为学生解答疑惑,亲自面临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都为今后的实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活动即将结束之际,调研团成员采访了几位参与这次课后服务活动的学生,孩子们表示这是一次开心的学习之旅,通过这次活动发现课后服务的形式可以如此多样,还了解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老师我们寒假再见哦”“谢谢老师们”最后一堂课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明晰问题,找准方向促改进
第一阶段的实践结束后,调研团成员对这次的活动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有部分成员反映到本次的实践开展的课后服务的类型不够多样,只在城市小学进行了实践,没有到乡村小学中去,这些都是在第二阶段的实践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通过本次的亲身实践,调研团成员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的理解,并将更好运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09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