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垃圾焚烧发电厂,共建绿色无废新西安

来源:西安工业大学 作者:武哲 周一凡

为了使队员们充分了解焚烧垃圾的处理工艺和发展前景,2022年7月22日西安工业大学“筑生态文明,绘长安宏图”西安垃圾分类实施现状实践队前往西安泾渭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参与本次学习的还有刘文辉老师和徐慧子老师。

2022年7月22日中午14:00,实践队集合进入了厂区内部。本次参观学习分为两部分:对园区的大致了解以及对于对垃圾处理的工艺流程的学习。首先,讲解员通过沙盘模型对整个园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大家了解到:园区的建筑区别于传统垃圾场外观设计,采用了去工业风并结合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背景、紧邻渭河的地理特点,将主题设为“十三巢”,尤其是主立面,用金属格栅联结13个“蜂巢”,并通过立面轻微的起伏,在“蜂巢”周围形成水波涟漪。这些设计有效破除了邻避效应,并成为高陵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对厂区处理垃圾的能力有了初步感知:这里的垃圾主要来自高陵、灞桥、未央等九个周边区县,目前每天处理2250吨垃圾,并且在政府帮扶和政策支持下,实现了垃圾的高效利用,每天可发电130多万度,可提供14万用户一天的用电量。同时,园区内设施一应俱全,包括焚烧厂,渗滤液净化厂等,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随后,实践队员通过参观科普展厅及垃圾处理各个环节的厂区,大家深刻体会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现代处理方式:将垃圾发酵后产生的渗滤液,通过厂区内的净化装置,转化成工业用水,供厂区使用,在较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将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炉渣经处理后制成人行道透水砖,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用于居民生活等,都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应。同时,一吨生活垃圾经处理,可减量90%,大大降低了垃圾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参观结束之后,讲解员邀请了技术部的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们答疑解惑,在交流中,大家围绕某些重点技术以及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理的影响展开讨论。经过交流,大家深刻意识到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同时意识到垃圾分类的全方面落实,将会更大程度上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最后,实践队员和讲解员进行合影留念。至此,本次学习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实践队员收获颇多,不仅学习到垃圾焚烧处理的新工艺,还感受到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地也在积极响应号召,不断优化处理工艺,并建成环保科普教育基地,逐渐打消居民对于垃圾处理厂的不良印象,实现真正的“邻利”。大家纷纷表示,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并以认真仔细的态度,求真探索的精神,将垃圾分类事业进行到底,为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19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大学四年,用行动敲响职业的大门
为加强学校与企业交流合作,同时更好的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多平台和空间。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就业实践团于7月21日上午,在舜宇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经理的陪同下,对企业发展、才培养、校园招聘…
关心黄河流域发展,着眼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
为了进一步了解黄河流域各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小青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7月14日走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参观学习。黄河流域横跨我国北方东、中、西三大地理阶梯,是我…
怀揣奉献心 砥砺向前行
怀揣奉献心砥砺向前行用心呵护孩子梦,用爱支教新绿人,队员郭梦洁在本次支教中期的小结提到:“从刚开始的紧张到后来慢慢能够淡定自如,这是我觉得自己进步最大的地方”不知不觉间,支教已接近尾声,新绿支…
无处不在的覆铜板
材料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考察团于7月16日前往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在与该公司的交流讨论中了解到公司主导产品为阻燃型环氧复合基覆铜板及阻燃性环氧玻璃布基覆铜板。产品的种类包括阻燃型环…
三下乡丨观典籍里的中国,从经典感悟人生
今天,我们来了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该节目一集讲述一部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
静默耕耘,无声绽放
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我只会种地。”他们,常常在网络流量之外,在时代潮流之后,不是人们日常关注的中心人物,也没有走上新时代的舞台,让自己被看见。他们似乎从来不属于繁华与喧嚣,只是静静的,在祖…
走进陕西隆基,成就“未来星”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积极响应和推进学校社会实践活动,7月15日下午,学院老师学生一行15人赴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就业工作走访调研。公司主要从事高效单晶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可实现年产高效率…
科技就在我身边
为促进学生对覆铜板行业的了解,加深学生对覆铜板课程的进一步认知,促进学院学生就业,西安科技大学暑期大学生赴江浙地区就业考察实践团参观了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生益致力于高频高速的覆铜板以及半…
山理学子三下乡:检测中心眼下过,安全意识心中留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0日电(通讯员秦倩倩)为助力乡村建设,山东理工大学一众学子来到了临朐县调查铝型材产业发展,而铝型材产业是临朐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对铝型材产业来讲,产品质量和安全程度又是重中之重,…
枫火暑期实践:归雁成行,乡村竞生辉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一次大的转变。这一战略转变至少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真正实现从二元城乡社会经济结构走向一元。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农村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