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地上,布满了基层工作者,他们把群众放心里、宏图装脑中、方法握手中,地气接脚下。2022年7月11日,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教育关爱”服务团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到万州区双河口龙宝村社区,对把青春浇筑在乡路上的基层工作者——张小燕进行了采访。
扎根基层 为民服务
张小燕,1986年生,土生土长的万州人,现任龙宝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2012年,张书记与龙宝村的故事揭开了序幕,张书记初入龙宝村时,主要从事基层民政工作。张书记走村窜户,用脚步丈量龙宝村的每一寸土地,深入群众了解民情,用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奔走在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线。张书记在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期间,注重村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改善村便民服务中心条件,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落在实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以巩固脱贫成果。至此十年,更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本色。
初心如磐 笃行致远
作为党员队伍的一员,张书记始终牢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民生事业放在心中抗在肩上行在脚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龙宝村一半以上的村民以种植销售蔬菜为生,以张书记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同志,在带领村民致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不断尝试。探索出两手抓的路径: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引进蔬菜新品种,推广种植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高效。龙宝村组织开展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邀请农业专家进行集中学习,让农户懂得了如何选种、育苗及培管,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优质蔬菜大棚300多个,促进了本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龙宝村还因地制宜采取了“农业公司+订单合作+示范基地+集体经济+种植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村内无特色示范性产业、村民无长效增收产业”的难题,激发了“内生动力”,助推产业发展,打破“产业发展难、农民难增收”的尴尬局面。目前,空心菜已成为龙宝村一大特色农作物,销往各地,打出了特色有机蔬菜的响亮名片,充分体现出特色种植产业助农增收的优势。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之所在,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乡村振兴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张书记强调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一起抓,在文化宣传工作上,为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龙宝村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提升村民文化素养。龙宝村利用“智慧书屋”,创建书香乡村,为儿童提供娱乐场所。2020年在万州区图书馆的资助下,“智慧书屋”引进了大量图书与阅读配套的影音制品,从寓言故事到农作科普,从视觉到听觉,力求满足村民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此外,龙宝村还积极动员组织村民,让村民自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利用广大群众的力量,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打造村民满意的文化活动,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动力。
立足当下 放眼未来
张书记谈起龙宝村特色农作物发展情况时,自然流露的微笑很好地诠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情感。张书记是龙宝村发展的见证人,也是参与者。龙宝村的发展显而易见,从脏乱差到2021年入围重庆市第三批美丽宜居乡村名单,从泥泞小路到宽敞的柏油路,从填饱肚子的渴求到精神文化追求……来路可鉴,前路可期。张书记表示,龙宝村不会仅仅止步于此,目前龙宝村正在积极探索饲料、家具、洗洁精等产业发展途径,助推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产业振兴协同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一起发力,充分调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优势,增强人民幸福感。
采访结束后,张书记对服务团来到龙宝村开展志愿活动表示感谢,并希望服务团在“三下乡”活动结束后,龙宝村与服务团能进行更深入、日常的合作,共同助推龙宝村乡村振兴事业稳步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20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