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生的重要一环,恰当的婚俗文化反应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的建设程度,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恰当的风俗文化,来兼具标志、导向作用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实现。为了了解婚俗在当地的发展,了解当地居民对婚俗改革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婚俗改革的建议等,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助力现代化”小分队的实践队员于7月10号在青岛、临沂等地区进行了调查访问,推动良好婚俗文化的传播,倡导勤俭办喜事的观念。
在实地调查开始之前,队员们相互配合分工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查阅文献,了解相关出台文件,了解国家对地方婚俗改革的相关政策和未来规划,整理了相关的婚俗改革政策以及有关婚俗的社会新闻,根据已有的政策背景知识,完善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利用问卷的形式进行初步的调研,了解各地居民对婚俗态度信息,旨在完成社会实践的目的,倡导移风易俗,节俭文明进万家。
早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对婚俗陋习提出了整改要求,在山东省指出:“从2022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乡村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作为人口大省,山东的乡村受到了婚俗改革尤为关注。
实践队员首先采访的对象是年纪偏大的长辈,长辈了解的婚礼习俗最为全面丰富,可以帮助实践队员了解婚礼习俗的知识。在与长辈的交谈中发现,过去的婚俗和现在大大不同,“我们当时结婚是用小推车把新娘子推来的,然后需要拜毛泽东,感谢共产党” ,长辈说到。“现在的生活水平上来了,大家结婚都用汽车来送新娘子,而且还需要准备高额彩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当时的特点。
在对婚俗的知识有了了解的基础上,实践队员其次采访的对象是中年时期的居民。在与这些年轻一些的长辈交流中发现,他们年代的婚俗变化更为明显,婚礼多采用洁白婚纱西式婚礼,采用录像机记录自己的婚礼等,闹婚等不好的习俗渐渐取消。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乡村,闹婚这种陋习依然存在,表示闹婚应掌握好分寸。针对于现代的婚礼,他们表示彩礼的价格越来越高。
此次社会实践采用调查问卷和走访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的婚俗改革情况,大部分居民希望可以简化婚俗,降低彩礼价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验证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同时了解婚礼陋俗和不良风气,抵制不礼貌的闹婚行为。为相关文件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数据信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22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