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福建学子“三下乡”:认知图形魅力,拓展思维边界

来源:闽江学院法学院 作者:冯迁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图形无处不在,而孩子对于身周的各种事物与图形往往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在数学教学中,则应很好利用这一特点,将生活事物融合进数学教学中,提炼为数学知识。为更好促进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提升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增强对于数学图形的认识,打破思维边界,拓展实践认知。2022年7月10日上午,闽江学院法学院暖心社工服务队开展图形数学专题课程,从生活中与数学上这两个方面着手,并拓展课外知识,为孩子们讲述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的数学魅力。

在课前准备中,队员从选材开始着手搜集孩子们身边最常见的圆,以此来吸引孩子对圆这一图形最直观的兴趣。从“北京天坛”到“福建土楼”,再从“广州铜钱大厦”到“罗马斗兽场”,四张图片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队员由此发问“这四张照片的相同点是什么呢?”“它们都是圆形!”孩子们开心地说出正确答案,队员也从生活中的圆这一点开始着手,深入浅出的开始讲解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原理,也将圆这一数学定义带入到了生活中,孩子们也纷纷说出自己身边的圆,课程也从这样热烈亲切的氛围中展开。

在上课中,队员注重启发引导,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队员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画出心目中的圆,孩子们纷纷各显神通,发挥奇思妙想,运用身边的工具画出心目中的圆,孩子有的用手边瓶盖、或是使用圆规,还有孩子则是用匀速转动纸张来画出圆,虽然方式不同,但都是专心认真的去完成自己心中的圆,用自己的独特形式去理解圆的概念与魅力。

从孩子们完成的圆着手,队员提出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的位置呢。“圆的边缘””圆的中心”,虽然有的答案并不正确,但孩子们还是积极表达自己对于圆形的认识,而队员也在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圆形的构成。从钟表到车轮,队员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出发,为孩子讲述圆的数学知识及实际应用,结合孩子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符合要求有关的圆的问题进行探究。同时,为更好让孩子们学习了解圆的相关性质,队员将孩子们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讨论从自己画出的圆形中学习到数学性质与图形知识,也正是在分组讨论中,孩子之间不断的进行合作交流,圆的许许多多数学性质都被孩子们发现。尽管有的性质并不正确,但是孩子也是尽可能将对于圆的理解转化为数学知识,队员在旁给予正确的理解引导,帮助孩子更好探究圆的数学魅力,将发现数学知识的方法教给孩子,引导孩子自主探求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概念,帮助孩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对于数学的探索精神,指导孩子捕捉课堂上的新发现,及时归纳相关知识点,学会从日常、课上记录知识点。

在课程最后,队员也从圆形拓展知识,提供了课外资料,从铜钱到传统世界观,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的讲解圆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圆满、团圆的美好寓意,将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圆满”等概念解释给孩子们,让大家更好拓展课外文化知识,了解数学文化魅力,拓宽孩子学习领域课程结束,队员也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课程讨论问题“为什么树干是圆的,而不是方的?“留给孩子们以疑问,让孩子自由探索思维边界,更清晰地认识到圆形的魅力。数与形的结合,知与美的包容,促进了数学美在孩子心间生根发芽,终有一日会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勤于反思,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继续探讨如何将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同教育启蒙相结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23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子返家乡,助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025年1月13日至1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子利用寒假时间与安徽省合肥市、淮北市积极开展科普推广社会实…… 张逸帆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最新发布

观《觉醒年代》,悟革命精神
2022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亲身踏圣地,感悟红色魂”实践队队员为更好地感悟红色精神,加深对党史的了解,在潍坊市临朐县图书馆里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觉醒年代》观看交流分享会。他们分别讲…
学无负累,习而有效
在走访社区的过程中,我遇到这样一个小学生,他告诉我,因为实施了双减政策,每天的作业量减少了很多,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他在学校中的一点一滴,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自己…
双减落地,教育春风
由于疫情原因,我未能到学校实地对教师进行访谈,只能通过线上的方式和教师进行沟通。在一个多小时的腾讯会议中,我耐心地听着老师讲解学校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实施的具体措施:调整课程设置、多次召开研讨会以…
美丽中国宣讲队心得体会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这次的暑假实践活动终于临近结束,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在大家脸上。在这次活动中让我感受到老师的细心唠叨、大一师弟师妹的认真和可爱还有学长的负责。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有二个方面深…
回望来时路,征程再出发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强党有我”团队顺利开展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
2022年7月23日,山东大学从文书院“强党有我”宣讲团队开展了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线上宣讲会,向群众普及了十九届历次全会的要点内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应当地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宣讲活动采用线上的方式,…
南京工程学院志愿者参加 手绘乡村活动之中国传统节日
7月19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手绘乡村”暑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来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朱寨镇开展了第七次手绘活动——-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为了让村子旧貌换新颜,志愿者们一边了解传统节日、民…
寻双减实策,助教育兴邦
为了解双减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分别于7月15日至19日在各自家乡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调研。本次调研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非学科类教育机构、教师、学生…
闽院学子“三下乡”:书法修心,文化润心
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是一种文化,靠的是深厚文化底蕴去吸引人们视线,打动人们心灵,任何人为炒作都会事与愿违。书法,如果…
山东大学从文书院“强党有我”宣讲团队海拉尔纪念园宣讲会顺利开展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强党有我”宣讲团队鹏丽同学于2022年7月22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的宣讲…
学习先进事迹,弘扬时代精神
为学习先进人物,汲取榜样力量,7月20日下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编程传递爱国情”青少年编程调研宣讲团赴新乡县刘庄村史来贺纪念馆参观学习。走入馆内,实践队员们在一张张照片、一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