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2日,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时代·新气象”发展成就考察团前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的甘熙宅第开展以“传承南京民俗,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南京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甘熙宅第完整地保存了穿堂式古建筑群。漫步其中,颇有梦回古代的感觉。作为江南的传统“民居”,甘熙宅第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处处体现着儒家礼制和清净淡薄、内敛含蓄的文人气息。从天井内铺的石板,到建筑的门窗,再到屋顶的瓦片,全部雕刻着蕴含美好寓意的装饰。
走进正门,实践队员首先进入了陈列着甘熙宅第历史发展和金陵甘氏家族历史介绍的大厅。甘熙宅第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大城市中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甘氏家族被称为“南邦巨族”,祖先可追溯到战国的秦丞相甘茂。甘氏家族素来是书香世家,以藏书众多闻名。甘福专门在宅第东南角建造“津逮楼”用以收藏书籍。甘氏后人也为研究和传承京昆、民乐作出了杰出贡献。甘贡三自幼钻研诗词、音律,对昆曲情有独钟。他曾与仇莱之等人集会唱昆曲,也曾在“江宁师范学院”任昆曲教师,致力于昆曲的传播。
往里走是各种民间手工艺术的展馆。实践队员第一个来到的是南京泥人专题展馆。展馆的玻璃窗后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彩塑泥人,题材涵盖民俗、日常生活、文学名著等等。这些泥人全部出自“南京泥人”代表性传承人——黄建强之手。他的创作不仅仅传承了中国古典美学,还紧扣时代主题,做到了传统手艺的创新发展。最新的几件作品以抗疫为主题,展现了抗疫英雄的风采。作为这次展览的主办方,甘熙宅第通过南京泥人这一本土化的叙事方式,在坚持民间艺术活态保护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艺术生活化道路。
穿过一道院门,实践队员进入了脸谱展览馆。脸谱不同的色彩彰显着人物多样的性格,丰富的表情蕴含着独特的寓意。这些京剧脸谱由程少岩先生精心绘制,他依照梅兰芳先生 “移步不换形”的革新理念,不断钻研探索,为脸谱的守正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接着,实践队员到达了金陵工巧集中展演区。每一间小屋外挂着写有手工名称的旌旗,雕花的窗户中透露出暖黄色的灯光,门口的帘子半掩着,给人一种神秘感。实践队员走进标有“绒花”的一间小屋,里面的几位阿姨正在制作绒花。彩色的丝绒在她们的手中游走,缠绕出一朵朵盛放的鲜花、一只只灵动的鸟儿。从制作绒花的阿姨口中得知,这里会定期举行学习手艺的体验活动,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传统民间艺术。微雕、剪纸、风筝……每步入一间小屋,都会收获别样的惊喜。一位师傅为实践队员现场表演了抖翁,伴随着嗡鸣声的响起,抖翁在空中变幻出层出不穷的花样——“猴子爬杆”“海底捞月”……
中华优秀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中国的瑰宝。传承中华文化,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实现中华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甘熙宅第紧跟时代脚步,对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了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中华民俗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27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