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纪念馆,寻访红色记忆
经过多日的筹划,食品学院赴马栏革命纪念馆寻访队全队成员(以下简称红色寻访队)于7月23日正式踏上红色寻访之旅。马栏革命纪念馆是该红色寻访队的此次红色旅途的首站之地。
今日,雨后初霁,满山翠色,亦浓。虽是夏日,亦有江南的几分烟雨朦胧之意,这夏日的阳光亦带了几分柔意。而在这阳光笼罩,群山环绕之地——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坐落着马栏革命纪念馆。也许这令人难以置信,但就是这片并不富裕的土地,养育了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又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将革命的火种传至山河遍野,将共产之信仰,复兴之希望播种在老百姓的心头。
马栏革命纪念馆——食品学院赴马栏革命纪念馆寻访队红色寻访之旅的第一站。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该红色寻访队走进这座红色的展馆,走近那段红色的历史。一件又一件展品,静静地陈列在此,伴随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它们向参观者展示了当时的革命实况,恍如曾经前辈们奋斗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人们眼前,无声地讲述曾经那段不易的革命岁月。而且在一些知情者的回忆中也曾提及马栏革命纪念馆的建设亦是在百姓的支持下才得以有今天的规模,最令建设者赵养群感动的是不少当地老百姓都主动拿出家传的革命物件用以纪念馆的建设。从革命年代至今,此地都是共产党的摇篮,孕育了一代代革命者,建设者,他们共同建成了如今的马栏村。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在那段犹如黎明前的最黑暗的岁月,无数如他们一样的前辈,燃烧了自己的青春,以己身为火把,为后来者指明方向,共同带领广大的中华民族摸索出一条适应于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中国的革命,有想法的书生和拿起武器的农民,万众一心。
“马栏川,十八弯,穷苦人,望眼穿盼了今天盼天,红军来了有吃穿。” “一双草鞋一杆枪,妹妹送郎上战场,穿上草鞋追白匪,紧握枪炮打豺狼。”民谣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典型的宣传方式,效果显著,且不少民谣都得以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不只是一首首经典而朗朗上口的歌谣,更是军民相亲相爱,相互扶持的佳话,以实践检验了一个真理——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援,中国革命就不会取得胜利,更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同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的革命历史,虽前无古人,但后来者,绵绵不绝,前赴后继。
习近平习主席曾提及,谈理想,志当存高远;谈学习,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谈价值观,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大学时期的思想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亦是大学生们需要扣好的第一颗人生的扣子。而此次红色寻访,本着追寻先辈们的脚本,探寻先辈们的信仰,继承先辈们的精神的目的,该红色寻访队在马栏革命纪念馆成功完成本次寻访活动的第一站的活动,收获颇丰。
当代青年,有幸生于新时代,有幸青春正当时,则当做奋发向上的少年,当养浩然正气,携凌云壮志,赴星汉之约,在时代的浪潮上,学习英雄献身,战士许国的奉献精神,接过先辈的接力棒,承先辈之志,创吾辈之未来,将青春奉献于时代发展,不负韶华,亦不负时代重托。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山高路远,后会有期,马栏革命纪念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30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