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实现乡村宜居和绿色农业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赴野

7月18日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暑期专项社会实践团队飞鸟队在安徽省蚌埠市禾泉小镇展开了了解当地农业低碳化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要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要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绿色农业发展,农业碳汇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实现乡村宜居和绿色农业。要想调研农业碳汇及低碳农业技术应用情况,为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提出可行意见就要切实地实地走访,才能为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实践小队队员们了解到石榴养鸡是在石榴园里生态养鸡,能让鸡充分采食石榴树下的青饲料和昆虫、蚯蚓等野外饲料,能节省饲料、降低成本饲养3-4月即可出栏,饲养出的商品鸡风味独特、品质好、无腥味、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价值高,效益好。而鸡可以除草灭虫,鸡有取食青草和草籽的习性,对杂草有一定的防除和抑制作用。同时鸡粪也可以增强肥力。鸡和石榴树互利共生,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做到了林上经济果,林下致富鸡。利用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果皮干材等为染料,为天然面料着色的技艺,在古老的中国被称为“草木染”。将欲染色的白棉布,下水煮10分钟,再随意的揉成一团。 再利用粗棉线,由内而外、从紧到松捆绕起来。染液按一定比例加水(视深浅而定)加温到30度左右下布团。 逐步加温到60度保温染色。15分钟后加3%天然固色剂(无固色剂可加食盐)染色30分钟。布团取出清水洗(不要打开布团),解开布团,再次清水洗。 最后晾干,在快干时用熨斗熨烫平。利用染液氧化的程度不同即使同一缸染液也能染出不一样的颜色。鸭稻共生技术是指将出壳10天左右的雏鸭全天候放入稻田,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增氧的效果促进养分物质循环,增强植株的抗性;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在施足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水稻移栽后基本不再追施无机化肥和农药;鸭子可为水稻除草、控虫、松土、供肥和提供刺激源,稻田为鸭提供充足的水、适量的食物以及劳作、栖息的场所;在稻田有限的生态空间里生产出无公害、安全、优质的大米和鸭肉,所以鸭稻共生是一项种养相结合、降本增效的生态农业技术。

此次实地调研队员们学习到的关于低碳农业技术应用的知识将为实现安徽省乡村宜居和绿色农业提供一些新思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32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中南大学七彩假期:探索实验奥秘,点亮航天梦想
2022年7月20日,麓枫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智天使公益联合会、中南大学“一麓湘伴”志愿服务队、“湘伴守护”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枫社区活动中心开展“小实验,大科学”及“神舟飞天圆…
弘扬雷锋精神,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座丰碑。雷锋同志是时代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激励多行善举,2022年7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
山理青年三下乡: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山东理工大学7月20日讯】(通讯员:王亚丽)时方七月,绿树成荫。2022年三下乡山东理工大学“Min”能社会实践团赴山东省淄博市开展为期21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低碳共赢,绿色未来…
美丽中国行新闻稿
美丽中国行中央《共青团安阳工学院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安阳工学院2022年大学生暑根据团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指示精神,在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今年活动举…
赓续红色基因,担起复兴大业
百年岁月峥嵘,百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始终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持续奋斗,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奇迹。为了更好地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方面深刻…
赏红色陶瓷,传承革命文化,礼献二十大
以陶瓷文化“歌”党的风雨兼程,以陶瓷文化“传”党百年革命历史。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二十大,进一步加深实践队员对我国百年党史的思想感悟,更好的将陶瓷文化与红色故事结合起来。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
赏红色陶瓷,承革命文化,礼献二十大
以陶瓷文化“歌”党的风雨兼程,以陶瓷文化“传”党百年革命历史。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二十大,进一步加深实践队员对我国百年党史的思想感悟,更好的将陶瓷文化与红色故事结合起来。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
宣传垃圾分类,助力绿色蔚来
【山东理工大学7月20日讯】(通讯员:陈小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现阶段,淄博市经…
踏过行程万里,初心坚持如一
从一百年前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到如今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了更好地学习、总结党的历史,永葆初心,2022年7月4日,作为曲…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音动红旅”调研团前往太原金河湾票友会调研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倡导广大青年应“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的宗旨,为探索晋剧新形式,了解晋剧文化,7月20日下午,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音动红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