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寻味非遗,创‘心’体验”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瓶窑老街良渚非遗文化馆进行实地考察,感受传统工艺的震撼与魅力,传唱美好非遗故事,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发扬。
在风筝陈列展厅中,实践团观看和参与风筝制作。展厅里陈列着燕子、龙、老虎等各式各样的风筝,风筝的颜色、样式画技等。馆中还有风筝消消乐、风筝涂色、风筝拼图和风筝找不同这些与风筝相关的趣味小游戏,队员们在趣味中再次领略了风筝的魅力。
风筝制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访问了杭州风筝非遗传承人:程迪申夫妇。程夫人亲切地向我们演示了风筝骨架的制作,并向我们展示了风筝飞起来的样子。看着小小的薄如雪片般的风筝靠着几根木枝飞动起来的样子,仿佛真的看到了燕子乘着风挥舞翅膀,同时内心深深感受到了风筝制作的魅力。
在馆内,实践团发现很多风筝都是以燕子为原型的,程夫人给我们介绍到:主要就有四种类型的燕子。胖燕代表父亲,瘦燕代表母亲,身子细长,比翼燕代表儿女双全,雏燕代表小娃娃。而燕子上的这些图案花纹,都是人们一笔一笔描绘上去,所以这一小小的风筝不仅是玩乐消遣的工具,更是我国传统文化技艺的代表。
走出陈列馆,迎面而来一阵清风,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该用自己的脚步领略优秀的非遗文化,用自己的行动助力非遗技艺传承创新,忙趁东风放纸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36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